专家:“硬扛”流感有健康风险
安徽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唐继海7日在该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说,流感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得了流感扛一扛就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存在健康风险。
据唐继海介绍,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传染性与传播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所不同。
在传染性与传播速度方面,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多为散发病例,传播范围和速度远低于流感。
在并发症方
0评论2025-11-080
咳嗽频发不止因受寒?专家提醒:调理脾胃成秋冬防咳关键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0评论2025-11-080
哈密瓜缘何四季甜(现场评论)
让技术更先进、机制更灵活,推动更多好种子破土而出、拔节孕穗,定能更好把握丰收的主动权,托举“舌尖上的幸福” “哈密瓜,一年都能吃!”从一季尝鲜到365天供应,去年在新疆哈密举办的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嘉宾提出的愿景,如今已成现实。“哈密瓜自由”,彰显了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创新之快,快在选育。过去测试新品种,科研人员追着节气、土壤、气候跑,到新疆、云南、海南挨个试,三年五载育一“
0评论2025-11-077
碱性水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进入倒计时,饮用水的销售大战愈演愈烈。此前因“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等说法走红的碱性水,销量再次走高。那么,长期喝这种水真能达到商家宣传的保健效果吗?
健康功能缺乏科学依据支撑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沈立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在售的碱性水主要分三类,分别是人工添加小苏打粉调配的人工苏打水、通过电解工艺制作的弱碱性水以及天然弱碱性水,pH值在7.0至9
0评论2025-11-077
让国补政策温度转化为青年生活热度
又到“双11”,购物车的故事仍在上演。如今,随着“以旧换新”“绿色家电消费补贴”等国补政策登场,这场关乎年轻人、政策与消费的共振,正释放出新的活力。
过去,人们谈补贴,总离不开“便宜”二字。但对年轻人而言,价格并非唯一的吸引力。他们更关心消费背后的意义,是否环保、是否舒适、是否代表一种生活态度。比如,今年不少年轻人趁国补政策的东风,把老旧电视换成智能投影仪,把能耗高的冰箱换成节能款,把第一辆车选定
0评论2025-11-076
用创新成果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编辑手记)
通过脑电信号控制机械臂,让残疾人重获抓握能力;高精度解码神经信号,实现对大脑的“意念读取”……脑机接口技术正让“人机混合”“随心而动”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成为可能。 从科学幻想走向现实生活,要瞄准前沿、敢为人先,更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锚定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向这一突破口,10余年持续技术攻关,从人工神经机器人系统研发,到极端环境下的人机协同,取得了一个个关键性进展
0评论2025-11-076
中疾控:立冬到,多吃这些食物更养生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立冬已至,天地始冻,万物收藏。在这个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中国古代典籍中蕴藏着深邃的饮食智慧,与大家分享。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古人早已洞见冬季养生的核心在于“藏”——藏阳气、藏精气、藏神气。而饮食作为养生的重要环节,也需要顺应天时。
滋阴潜阳,食养为本
《千金要方》提出:“冬月宜苦不宜咸。”
0评论2025-11-077
立冬至,这份养生防病“秘籍”请收好
11月7日迎来立冬节气。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气温逐渐走低,天气干燥寒冷,人体机能也随之进入调整阶段。如何科学养生防病?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进行解答。
慢阻肺病患者宜温肾通络,坚持规范治疗
立冬之后,寒气渐重,慢阻肺病患者易出现气短、咳喘加重等现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指出,中医认为“寒伤肾阳”,肾不纳气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0评论2025-1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