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变学堂 幸福乐满堂

戴上太阳帽,卷起你的妻子。上午10点30分,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温泉街道塘边社区的林亚玲奶奶,走到小区对面的老年食堂。

现在还有点早。林奶奶和她的妻子先到了。熟练地摸着灯上的开关,帮忙搬桌椅,然后走到靠墙的双人桌前坐到——,她和老伴经常坐的地方。

10点50分,送餐车准时停在楼下,食堂开始陆续进人。番茄酱鱼、丝瓜蛤、家常豆腐……热气腾腾的食物端上了桌子。“三菜一汤,12元!今天,有几样东西是我最喜欢的。”林奶奶竖起大拇指,表示对老年食堂“比较满意”。

“老了,孩子又不在身边,就将就着吃吧。自从家里开了老年食堂,今年天天都来了!”“对,下楼,过马路,5分钟就到了!”我妻子插话说。

鼓楼区作为福州的核心城区,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2019年,鼓楼区启动老年食堂建设,要求全区每个街道(镇)至少配备一个老年食堂。2021年,鼓楼区所有社区设备齐全,并在此基础上对老年食堂进行升级改造,打造“老年食堂与学校”升级版,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又能丰富他们的精神需求。

饭后,餐具撤下,桌面收拾干净,几张桌椅摆在一起,食堂就变成了学校。下午3点,这里举办了一场艾草薄荷糊的手工课。

“社区活动的空间有限。我们依托老年食堂,打造社区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塘边社区负责人陈华利介绍,老人饭堂三餐之外的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老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丰富。

书法、摄影、短视频、手工制作、合唱.随着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在鼓楼区,“老年食堂、学校”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针对老年人帮子女照看孩子的需求,华达街道平山社区推出了老少皆宜的活动;中山社区依托冶山、望城、闽越遗址等特色资源,带领老人们走出户外,开展古迹游学活动;学校不上课的时候,一些老年食堂就成了以老人为主体的社区交流平台…

“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上课结交朋友,联系社会。”林奶奶坦言,“老年食堂和学校”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连朋友都比以前多了一倍。

“老年食堂推行以来,我们不断完善和丰富运营管理机制。争取老年食堂让老百姓放心,长期做下去,越做越好。”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说。

对于老年人来说,食品安全是第一位的。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和食堂运营?在水部街道乐天泉社区,食品安全监督员张鑫每天送餐前都是第一个到。检查食堂环境、餐饮经营、食品留样.“我们集合各方力量,通过每天陪同市场监管局派出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和社区干部,让老人更安心。”张欣说。

要把老年食堂做得更好,有效的运营模式是关键。以前有的社区场地有限,办不了自己的食堂;有些社区因为资金不足,办不了食堂。鼓楼区探索中央厨房餐饮进社区的餐饮服务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食堂的问题。

截至目前,鼓楼区已建成72所“老年食堂和学校”,实现69个社区全覆盖。鼓楼区已有近3万人注册办理饭卡,惠及全区60岁以上老人13.5万人,累计学生人数超过50万人。

003010(2022年9月27日第14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568.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2年09月27日 08:06
下一篇 2022年09月27日 09:0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