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一老一幼”民生底线

完善“一老一少”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

在家里建养老驿站,帮助老人解决吃饭、日间照料等问题;家里装个“智能管家”,方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有了社区的普惠性幼儿园,孩子就近入园不再担心.近年来,我国完善了以“一老一少”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配套改革措施日益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不断增加,人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家家年轻,人人老。“一老一少”影响亿万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完善“一老一少”服务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也对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老一少”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成为一个紧迫而突出的民生问题。

从长远来看,改善“一老一少”服务,不仅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根据测算,预计“银发经济”的投资规模将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扩大,老年群体的消费将持续产生,逐步形成万亿级市场。教育方面,需要新增450万个名额,带动的投资和消费规模超过1000亿元。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业,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必须看到,与人民群众的良好期待相比,我国养老服务在供给总量、结构和专业化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据统计,“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继续以年均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高龄、失能、失智人口不断增加,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亟待提升。在托幼服务方面,目前估计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有托幼需求,但托幼率仅为5.5%左右,托幼供给仍有较大缺口。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要求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综合施策,补齐“一老一少”服务短板。这是因为改善“一老一少”的服务不仅是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改革的艰巨任务。一切都涉及到很多方面,从养老设施的用地、用房,到行业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到康复护理、助餐、医养一体化等服务模式的创新等等。解决“一老一少”问题,要集合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多方力量共建、共享、参与,合力打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令人期待的是,300多个地级市(区)已经制定了总体规划,制定了土地、住房、金融、投融资、人才等政策措施。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必将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合施策,弥补短板,又坚持底线和包容性原则。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服务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对那些失能、半失能、高龄、独居老人给予特殊照顾。这就需要我们着力补齐养老短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791.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2年11月08日 01:33
下一篇 2022年09月30日 09: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