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是医学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糖蛋白。对于肝病患者,我不知道。蛋白主要来源于胚胎干细胞。胎儿离开母体两周左右,-蛋白就会从血液中消失,所以成人不具备合成-蛋白的能力,所以我们血清中-蛋白的含量只有20ng/ml。
甲胎蛋白与肝病、肝癌及各种肿瘤疾病密切相关。在医学上,甲胎蛋白主要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判断肝癌病情,检测疗效和肿瘤复发。虽然说只是判断-蛋白有没有癌症是不正确的,但是-蛋白的价值也和疾病有关。大多数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大于500g/L;肝硬化、肝炎及个别疾病患者也可使甲胎蛋白超过1000 g/L,AFP浓度越高,预后越差。
那么,甲胎蛋白高多少才算癌症呢?
很多人听说甲胎蛋白与肝癌密切相关后,会担心自己的甲胎蛋白指数偏高,是不是已经患了癌症。如果有肝癌,A类蛋白可能会变高,但单纯A类蛋白可能会变高,可以确定是否有肝癌。如果A类蛋白变高到一定指数,就不是癌症了。没有一种病是只看一个数值就能判断出来的,需要各种检查。根据化学发光法,甲胎蛋白正常值约为0~9 g/L,结合影像学,如果影像学有超声和肝胆CT,或NRCT提示肝脏有病变,则考虑有原发性肝肿瘤。
但甲胎蛋白超过200微克/升,至少持续8周。根据成像结果,我们也怀疑此人有肝肿瘤,可能是肝癌。而甲胎蛋白升高是因为其他原因,可能是非肿瘤原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胚胎性肿瘤、消化道肿瘤等。或者孕妇;还有性腺肿瘤,如畸胎瘤、睾丸肿瘤等。可导致甲胎蛋白指数异常升高,需要结合影像学等这些检查才能做出准确判断。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朱冰博贺医生,所有注明来源为博贺医生的内容,版权归博贺医生所有。如需引用或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即可。如果涉及大规模转载,请写信通知我们,获得授权并分享王环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