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注意什么好 切记宝宝学走路父母莫贪早

“两举、四转、六坐、七滚、八爬、七走”的说法,指的是一岁以下儿童的发展规律:两举(头)、四转(身)、六坐、七滚、八爬、九站、周走。但是很多妈妈急着让宝宝学走路,七八个月就早早买了学步车让宝宝学走路。也常用双手托住宝宝两侧的腋窝,帮助其向上运动,使其反复做“跳跃运动”,但你知道宝宝学走路并不操之过急吗?

孩子1-1.5岁学走路很正常。如果违反这个规律,让孩子过早学会站立和走路,很可能宝宝的腿会变成“X”形或“O”形。这是因为1岁以下的宝宝骨骼还比较弱,肌肉组织(尤其是下肢和足部肌肉)还比较娇嫩,肌肉力量也比较弱。另外,他们刚学走路时,姿势不正,使全身重量压在下肢上。在这种垂直重力的持续作用下,很容易导致腿部弯曲变形,甚至形成“X”型或“O”型腿,不仅影响宝宝以后的体质,也不利于宝宝的正常。

所以,在孩子学走路这件事上,家长不要操之过急。他们不能因为看到其他同龄宝宝会走路,就强迫自己的宝宝学走路。而是要遵循宝宝的发育规律,为他(她)学会轻松走路做一些准备工作。

(1)2-3个月添加鱼肝油和钙片。

宝宝的营养要全面均衡。当宝宝长到2-3个月的时候,就要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适量的钙和鱼肝油,让宝宝的骨骼生长得更健康。

(2)按部就班,特别是学会爬。

六个月前,让孩子学会抬头翻身,八个月左右,让他学会爬行。爬行可以协调宝宝身体的各个系统,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改善大脑和心脏的血液循环,使身体的重量分散到四肢,减轻腹肌和脊柱的负担。而且宝宝爬行时会抬起脖子,可以对大脑产生反作用,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10个月的时候,让宝宝从蹲着到站着学会拿东西,慢慢掌握站立的平衡。

(3)给点耐心和等待,学会放手。

宝宝学走路,需要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摸索如何掌握重心,才能走得更稳。所以家长需要多一些耐心等待,多给宝宝尝试的机会。不要因为他摔倒而让他练习,也不要在他面前表现出惊慌和害怕,以免增加宝宝对学步的恐惧。常说,许多婴儿长时间不会走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到了学走路的时候,婴儿仍然经常被父母抱着。这种看似安全的照顾剥夺了他们行走的权利。其实家长应该大胆放手,让宝宝去体验,在宝宝摔倒的时候给予鼓励,让他更有安全感。

(4)从站开始,慢慢发展下肢动作。

当宝宝拿着东西能站起来的时候,就是教宝宝走路的时候了。这时,家长可以在宝宝面前蹲下,伸出双手将他的手臂拉到肩膀高度,但不要举得太高,以免使宝宝拉伤。然后,鼓励宝宝慢慢向前走,让他充分体验脚踏实地的感觉。

当宝宝逐渐能平衡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只需要一点外力就能向前走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在1米左右的距离,用自己喜欢的玩具引诱他向前走。经过几次训练,宝宝可以大胆地独立行走了。

Tips

两岁后,纠正宝宝的“八字脚”

学走路的时候,宝宝的下肢还没有发育完全,脚的力量还不够。在学习走路和站立时,双脚自然分开,以增加稳定性,防止摔倒,形成双脚自然分开的走路姿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的平衡逐渐变得协调,宝宝的八字分离步态也会慢慢改变,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常指出,如果宝宝两岁多走路姿势还是这样,或者一岁半以上还不会走路,就应该带宝宝去医院做医生检查,以便尽快纠正不正确的步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1174.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1日 19:01
下一篇 2022年10月31日 04: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