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变黑,临床上称为色素沉着,与紫外线辐射密切相关。所以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皮肤变黑都是日晒造成的。但是一些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长期外用激素软膏。可的松等皮质类固醇软膏容易引起色素沉着,难以消退,影响美观。使用这种药膏时,要注意用量。一般涂薄一层就好了。同时,这种药膏涂在脸上要小心,使用时间也要遵医嘱。
痤疮药。米诺环素对治疗中度和重度炎性痤疮有效,并用于治疗面部痤疮。但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可为局限性蓝灰色或蓝黑色。用于治疗痤疮的维a酸软膏,使用初期容易出现皮肤发红发热,一般3-7天内缓解。如果在白天用药,会受到阳光的刺激,赤热感增强。严重时会出现脱皮等症状,使肤色变暗。
口服避孕药。避孕药可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促使黑素细胞活性、黑色素和色素沉着增加,表现为黄褐斑。一般症状在服药后1~20个月开始,停药后逐渐消退。
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引起的色素沉着可在服药后一个月出现。多发生在面颈部和手背,也就是阳光照射的区域。脸上大部分是雀斑或者片状,开始是暗黑色,后来变成黑点。一般停药后2个月,可缓慢自然消退。
此外,长期大剂量氯丙嗪可引起进行性色素沉着,尤其是暴露部位。口服苯妥英钠一年以上,暴露于阳光下的皮肤可出现黄褐斑样点状色素沉着。
药物引起的色素沉着大多是可逆的,与药物剂量、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为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在体内蓄积,应遵医嘱使用。此外,用药期间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药源性色素沉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