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明病因:如果是真菌性或细菌性皮肤病,应分别选择抗真菌药物或抗菌药物;如果是过敏或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应选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炎抗过敏药物。
选对剂型:应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不同剂型的外用药物。外用药可分为粉剂、溶剂、洗剂、酊剂、霜剂、软膏、糊剂、膏药等剂型。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效果。洗剂适用于以红肿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损。如果出现水疱、糜烂,最好用溶剂湿敷,因为溶剂有清洁、杀菌、减少渗出、止痒的作用。对于仅有少量渗出的溃疡面,应使用膏体,可以吸收少量渗出,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病灶较厚,最好用药膏软化病灶,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同一个药物和剂型的注意浓度:,由于浓度不同,效果也不同。比如3%的水杨酸有促进角质形成的作用,10%的水杨酸有软化溶解角质的作用,正好相反。
区别部位:应该注意皮肤病变和皮肤状况。面部、乳房、外阴皮肤较薄,不能用高浓度或刺激性强的药物,也不能用含氟的激素类药物。手掌和足底皮肤较厚,可使用高浓度药物和含氟激素。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应该考虑。如老人、儿童、女性患者皮肤较嫩,应选择低浓度、低刺激性的药物。尽量在有毛发的部位涂上酊剂或溶液。如果必须用粉或膏,先把头发剃掉。
总之,皮肤病一定要注意正确用药缓解症状,促进恢复,否则应用不当会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痛苦。因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