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更青睐O型血的人?那可不见得

气温骤降,你以为这样就能浇灭蚊子的嚣张气焰吗?小心,他们都搬到室内了。不仅如此,猫咪们在过冬前,还会大吃大喝,为过冬储备能量。“蚊子喜欢咬谁?”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他们真的偏爱O型血的人吗?其实不一定。最新一期《科学》八卦榜解释了原因。除此之外,洗海鲜是否容易染上致命的“食肉菌”,塑料瓶装调料是否不可取,“婴儿水”真的有那么“香”吗?这些最近流行的健康谣言,今天应该说清楚了。

每月一期的《科学》谣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和北京地区网站联合发布。

谣言

o型血最容易被蚊子叮咬。

真理爱咬谁?「血型理论」靠谱吗?的确,有少量研究文献表明,某些特定种类的蚊类昆虫对某些血型有更明显的趋性。例如,一些种类的伊蚊更喜欢O型血。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文献的实验设计和样本选择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严格控制蚊种、研究区域和各种环境变量,才能得到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不能完全通用。

在大多数地区,肆虐的蚊子不止一种,不同人在环境中的代谢水平和清洁度也不一样。事实上,这些血型以外的变量对蚊虫叮咬的影响远远大于血型之间的差异。

总之,血型的影响可能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显露出来。

谣言

大豆激素吃多了会致癌。

真相是,大豆及其制品中所含的“雌激素”是大豆异黄酮,是谷类、大豆等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植物雌激素,不同于人体内的雌激素。

外源性雌激素摄入过多确实会增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但大豆异黄酮容易分解,不会在体内蓄积,没有外源性雌激素的毒副作用;而且大豆异黄酮还能帮助调节人体激素平衡,与不同组织器官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起到类雌激素或拮抗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低则补之,高则抗之”,帮助人体维持体内雌激素的平衡。

经常食用含有大豆异黄酮的食物,不仅会导致癌症和性早熟,还有助于预防体内多种疾病。可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风险,预防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改善老年痴呆症也有积极作用。

谣言

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

有人认为精白米只剩下糖和淀粉,容易导致各种疾病,是“垃圾食品”。一粒米除去不可食用的外壳后,含有70%左右的淀粉,还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脂类和膳食纤维,这些都存在于米的外层。的确,经过完整的精细加工,外层被完全去除,只剩下淀粉,成为名副其实的“白米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成了垃圾食品。

所谓“垃圾食品”,往往是指只提供部分热量而不提供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或者提供的热量超过人体所需而成为多余成分的食物。大米作为主食之一,主要由淀粉组成,在人体内最终会分解成葡萄糖,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保证大脑运转的唯一能量来源。如果长期不吃主食,轻者会引起代谢紊乱,重者甚至会影响大脑功能。

当然,在饮食方面,每天淀粉类食物的总摄入量应控制在300至500克。你不必一日三餐只吃米饭。可以用土豆和玉米代替部分大米摄入;尽量多吃糙米,不要只吃白米。烹饪时尽量蒸熟,避免油炸或添加其他脂肪类食物。

另外,白米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升糖指数大于80。糖尿病人确实需要控制这类主食的摄入。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只要不摄入过多,体内的胰岛素完全可以控制血糖的波动。

谣言

洗海鲜容易感染致命的“食肉菌”

真相“江湖”传言有人洗一次虾就死了,因为被可怕的食肉菌感染,导致无法治愈的坏死性筋膜炎。事实真的如此危言耸听吗?

人们俗称的“食肉菌”是指一种能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细菌,可通过食物或伤口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的所有病因中,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常见,创伤弧菌感染占一小部分。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盐水中的细菌,可通过食物或伤口感染。

我们常吃的贝类,如牡蛎,是创伤弧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但是创伤弧菌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将食物放入冰箱可以防止或减少细菌繁殖,加热烹调也可以有效减少贝类体内的创伤弧菌数量,避免食源性感染。

完整的皮肤在没有损伤和皮肤病(皮炎)的情况下,可以抵御微生物的威胁。有伤口的皮肤,如未愈合的伤口、严重的慢性皮炎甚至全新的纹身,都可能使屏障保护功能受损,接触海水和污水都可能引起感染。

但坏死性筋膜炎是指皮下深层软组织的严重感染,常伴有中毒性休克,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健康问题的人群,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恶性肿瘤等。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人来说,如果伤口污染不严重,处理方法正确,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的风险极低。“洗一次虾就要你命”这种说法太夸张了。

如果免疫力低下的人担心细菌感染,每天

处理生的海产,如鱼以及贝类时,可戴上手套,小心地打开贝壳,同时要小心处理鱼鳍、虾头和螃蟹,避免皮肤被划伤。皮肤已经有伤口时,应该避免伤口接触海水或生海鲜。

  流言

  塑料瓶装调料环保又卫生

  真相 生活中,有些人觉得塑料饮料瓶白白扔掉太可惜,便放在厨房用来装油等调料,既轻便又环保一举两得。其实不然,塑料制品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影响健康。

  装矿泉水、果汁、碳酸饮料的塑料瓶,通常底部都标有“1”。1号塑料,也就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种材质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70℃,一旦加热或装开水就容易变形,还会溶出有害物质。

  研究表明,在同一温度下用PET塑料瓶装油,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一种)的迁移量(在食品中主要用于考察从包装品迁移至食品中的潜在能力以及迁移物质的有无毒性)比装水多了近20倍。因此喝完的饮料瓶不要重复利用。生活中建议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推荐使用布袋、纸袋、瓷器或玻璃制品。

  流言

  网红“进口盐”更健康

  真相 网红“进口盐”之所以受追捧,不外乎大家觉得其天然无污染,又含有特殊矿物质,不仅好看好吃也更健康。听了专业人士的分析,“进口盐”也许就没那么香了。专家表示:高价进口盐和普通食盐营养价值上不会有多大区别,因为二者本质都是氯化钠。

  我国的食用盐主要有三类:海盐、湖盐、矿盐,主要有钠、碘、钾三种成分。这些盐的来源虽不同,但在营养成分和价值上没什么大差别,在《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修订后,食盐不再允许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所以在购买食盐时,只看钠、碘这两项就足够了,通过吃盐来摄入钙、铁等矿物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除了加入的强化剂,各类盐里的微量元素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们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很低,寄希望于从特殊盐中获取人体所需矿物质、改善营养,既不具有性价比,也不现实。

  流言

  “鱼疗”可以治脚气

  真相 小鱼足疗是不少洗浴娱乐场所的保留项目,受到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的欢迎。有些人甚至抱着治疗脚气的想法,希望小鱼能够在啃食脚上死皮的同时把脚气也“吃光”。但知道了真相,可能会让人失望了。

  首先足疗小鱼没有牙齿,它们吃掉的只是极少数脱落下来的角质,仅此而已。其次引起脚气的真菌,并不生长在角质层,而是在真皮。因此,无论如何,鱼都没有办法把真菌吃掉,“治愈脚气”是不可能的。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的研究可以证实鱼疗对治疗真菌感染有效。

  不仅如此,有关病例研究表明,鱼叮咬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后可能沾染病菌,再叮咬他人会造成交叉感染。足部皮肤有感染或伤口的人进行足疗后,鱼嘴可能沾染上细菌或真菌等有害微生物。当换了另一批顾客的时候,小鱼的“间接接吻”还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尤其是跖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皮肤病都有可能通过足疗小鱼来间接传播。因此,如果皮肤有伤口或者有皮肤病,建议还是不要做鱼疗。

  流言

  代糖可以敞开吃

  真相 近年来,代糖及0糖食品出现,被减肥一族和众多糖友视为“救星”。但敞开了吃“代糖”食物,真的不会影响血糖吗?

  先说结论,偶尔尝试代糖食品或饮料是安全的,但代糖并不等于无糖,不能毫无节制地敞开食用。

  代糖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的原料是果汁、花蜜等,经过加工提炼而成;人工甜味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糖精、阿斯巴甜、木糖醇等。

  代糖不是糖,是甜味物质与舌头味蕾上的甜味受体发生了化学反应,甜味受体向大脑发出信号。代糖与甜味受体的结合能力比糖更强,因此甜度可达糖的几十、数百,甚至数千倍。要达到和白砂糖相同的甜度,食品中只需要添加极少量的代糖,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食品的能量。

  近年来有报告指出,习惯性地食用一些品种的代糖可能导致葡萄糖耐量的异常,从而引发或加重糖尿病。这是因为食用代糖后,人体血糖水平不升高,使得大脑做出促进进食的反应,或者人们对甜味的感觉会变得迟钝,进而摄入更多更甜的食物,最终导致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疾病。此外,有些代糖可能影响肠道菌群,从而促进葡萄糖不耐受。

  所以,不含糖但加了甜味剂的食物也要少吃为好,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最好不要吃,不要被“代糖”“无糖”“低卡”等概念所迷惑。

  流言

  喝“婴儿水”有助宝宝生长发育

  真相 有些商家宣传“婴儿水”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阶段需求设计,在矿物质元素及含量、无菌程度上精益求精的专用水,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宝宝真的有必要喝这样的定制水吗?

  我国并未对婴儿用水制定统一标准,“婴儿水”的生产标准与普通饮用水一致。婴儿完全没必要喝所谓特殊的、特制的“婴儿水”。

  上海市消保委的测评报告显示,普通饮用水宝宝也能喝。“婴儿水”与普通水(饮用水)没有本质区别。所谓的特殊矿物质等含量,两者也没有显著区别。同时,婴儿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排泄水的速度比成人快,年龄越小,水的出入量相对越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17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2年11月08日 01:33
下一篇 2022年10月08日 08:3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