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光照进“高龄父母+残障子女”家庭?

“在这里,我的家人住在一起,我很安心。”沈奶奶拉着小儿子的手说。另一边,一名护士正在耐心细致地为大儿子整理衣服,准备帮他散步锻炼身体。

9月,李爷爷和沈奶奶搬进了杭州拱墅区北景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当地第一个享受“阳光关爱”政策的家庭。

两位老人年近80,两个天生智力残疾、缺乏自理能力的儿子也有50岁左右。平日里爸爸出去买菜做饭,妈妈在家照顾孩子的起居,一做就是四十多年。如今,夫妻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感到生活不能自理。

“父母会担心以后谁来照顾孩子。我以前经常想这个问题,想得晚上睡不着觉。”沈奶奶坦言,照顾两个残疾的儿子成了她“心病”。

现在,沈奶奶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入住机构后,专业护士承担起日常的喂养、清洁等工作,为两个儿子提供全天候的护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拱墅区推出的“阳光关爱”政策服务于“老、残、困”家庭,即父母年满85周岁、子女正在领取“低保”的重度残疾人,在父母照顾有困难时,经家庭成员同意,可以参加家庭共同关爱。

由“父母年迈、子女残疾”组成的特殊家庭可能是少数,但他们的需求是真实的,不容忽视。据拱墅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金军介绍,经过对拱墅区18个街道的调查,共发现此类家庭98户。每个家庭里都有白发苍苍还在挣扎的老人,都有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每扇门背后,都写着许多令人叹息的故事。

然而,如何赢得“老、残、困”家庭的信任,成为推进“阳光保障”政策的重要一环。以李爷爷和沈奶奶为例。得知这一政策后,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仍有顾虑。一方面,血浓于水,使得两位老人坚持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不放心别人照顾儿子。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负担不起护理的费用。

金军介绍,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夫妻俩到照料中心了解情况,让他们对实际环境和服务“点头”。同时,“阳光关爱”政策根据父母年龄、收入分为保障型、支持型、支持型三种,可以享受不同的优惠。

据了解,李爷爷和沈奶奶每人每月只需缴纳3400元。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会发生变化,还可以用杭州市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和老年人护理津贴扣除一些费用。同时,两个儿子的费用由政府全额资助。

“‘阳光关爱’政策既关注了他们的关爱需求,又兼顾了家庭的情感需求,同时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金军说。

“我们机构既有养老功能,又有照顾重度残疾人的功能,整个家庭都可以由我们来照顾。”北景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闫芳介绍。作为“阳光关爱”政策的试点机构,该机构可以为这些家庭提供房间清洁、送餐等基本服务。护理人员可以为残疾人提供生活护理、日常用药等专业护理。

拱墅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内有12家具备照顾残疾人能力的机构,专门接收这类家庭。有兴趣且符合条件的家庭可随时申请入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304.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2年11月08日 01:33
下一篇 2022年10月10日 08:3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