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老年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1.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收缩压多见,部分患者表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升高14~26.7 kPa (180~200 mmHg)以上,脉压差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比舒张压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脑卒中等并发症。

2.老年人常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心脏窦房结功能障碍等疾病。

3.老年人神经功能差。

4.老年人服药后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服用利尿剂后出现水电解质失衡,受体阻滞剂易诱发心力衰竭或心脏起搏和传导障碍。

5.老年人的血压波动很大。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注意首先选择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从成人常用量的1/2开始,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增加用量;避免使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利血平、可乐宁或甲基多巴等容易产生抑郁副作用的药物;血压不能降得太快或太低,一般控制在18.7~21.3/12.0千帕(140~160/90毫米汞柱)为宜;用药期间要经常反复测量血压,随时调整药物剂量。研究表明,各年龄段(8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均受益于利尿剂、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ACE-I等降压药,对80岁以上人群的研究较少,仍缺乏详细资料。

治疗的特殊性

“夕阳无限好,被即将到来的黑夜埋没。”拥有健康的身体安度晚年,是每个老人的美好愿望。然而,高血压、中风等疾病一直困扰着许多老年人,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但是,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人都有全身动脉硬化。如果血压急剧下降或波动较大,必然会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贯彻“稳、忍、透”的原则,这也是治疗老年病时应遵循的原则。

老年人肾功能下降,药物排泄能力差,比普通人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所以一般按常规剂量的1/2~2/3左右服用。老年人心脏的排血能力比年轻人低25%,不能单独使用能抑制心脏收缩、影响传导的药物。老年人的自主神经功能也有所下降。如果单独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的强袢利尿剂和影响认知能力的可乐定也应避免使用。非药物治疗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容易产生副作用。除了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还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思想。

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总是笼罩在“被社会抛弃”的悲观情绪中,这对控制血压极为不利。所以要鼓励他们尽可能多的做一些社会活动和体育运动,创造适合老年人的环境和作息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还能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助于延长寿命。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将升高的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并长期维持;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很清楚是否存在假性高血压和“白一氧化碳”

2.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伴发疾病和重要器官功能进行综合评估,避免使用影响机体代谢和严重影响重要器官功能的药物。

3.平稳缓慢降压,用量要小。选择谷峰比值高的中长期制剂,避免血压过度波动。根据情况,血压要在几天、几周内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4.避免夜间血压过度降低。治疗期间,可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测试用药。

5.老年人心血管反应差,对容量变化敏感,容易发生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夜间使用a1受体阻滞剂和a-b- B受体阻滞剂时,注意防止严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6.药物选择。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要特别强调个体化用药,即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由于利尿剂和b受体阻滞剂对机体代谢影响较大,应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尤其是其长效制剂,相对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3369.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1日 19:01
下一篇 2022年11月02日 02:0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