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尤其是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糖尿病年轻化,妊娠期高血糖越来越多,其中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从不到3%上升到6%甚至7%以上,且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严重影响优生优育,已得到内分泌科、妇幼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重视。
我们对2008年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和分析。2010年我县妊娠期高血糖342例,其中糖尿病妊娠47例。295例糖尿病孕妇(包括部分未检出的孕早期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384例非高血糖孕妇。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孕期还是围产期或更晚,孕妇的母婴健康指数都明显低于血糖正常或血糖控制较好的孕妇。因此,我们认为,对相关高危因素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将对提高妊娠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孕妇及其后代预后、降低人群糖尿病发病率产生深远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数据
1.1来源: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三家正规二级甲等医疗机构。
1.2一般资料:共726例。17岁?39岁,平均262.38岁,30岁以下499例,30岁227例;怀孕次数:第一次465例,第二次173例,第三次88例。城市居民520人;206个农民。学历:高中以上256例,初中379例,小学以下91例。既往病理妊娠34例,其中自然流产14例,早产9例,死胎3例,死胎4例,巨大儿(4.0kg)4例,其他妊娠并发症13例。观察组(高血糖)与对照组(血糖正常)上述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1.3诊断:342例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均符合《中国二型糖尿病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标准,两次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随机血糖(或75g OGTT 2h)11.1 mmol/L;384名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为& lt5.6mmol/L,75g OGTT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lt7.8mmol/L持续2h。
1.4治疗:47例糖尿病妊娠,41例坚持孕期定期监测和治疗;共有29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中207例接受了定期监测和治疗。治疗包括257例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加上药物治疗(胰岛素等)。正规助产和产后妇幼保健治疗。饮食:原则是在不引起孕妇饿酮体,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免引起餐后高血糖。严格限制单糖和双糖的使用,宜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要选择优质蛋白质;除了限制胆固醇,还要适当摄入脂肪;蔬菜足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血糖控制达标时有水果。孕期增重最好不要超过9-10kg。运动:基本原则是在不引起胎儿窘迫或子宫收缩的情况下运动为好。一般上肢运动不会引起子宫收缩,应避免过度运动。正式运动的时间应该是每次10 ~ 15 min,每天3次。运动疗法的应用时间在孕32周之前,以免诱发早产。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在1 ~ 2周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后仍不能满意地控制血糖,即空腹血糖5.8mmol/L、夜间血糖6.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 mmol/L,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酮症,增加热量和血糖控制超标者需要胰岛素治疗。以及胰岛素类似物,例如异芬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ovolin),J
排除其他疾病,将726例孕妇分为三组,A组384例,血糖正常;B组276例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 lt6.1 mmol/L,血糖& lt餐后2小时7.8 mmol/L,HbA1c & lt6.5%);c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 mmol/L,HbA1c6.5%)66例。统计各类母婴并发症,包括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包括围产期癫痫和子痫前期)、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手术产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糖尿病后糖尿病(产后6周);胎儿(包括新生儿):畸形、巨大儿、死胎或死产、新生儿反应性低血糖、低钙血症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低出生体重和高胆红素血症。
3个结果
A组384例产妇并发症(血糖正常)与B组276例产妇并发症(血糖控制满意)无统计学差异(P & gt0.05),但C组(血糖控制不理想)与A、B组有显著性差异(P & lt0.01).表1和表2分别显示了产妇结局和围产期结局。
4讨论
妊娠期高血糖包括糖尿病性妊娠和妊娠期新发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糖尿病或葡萄糖耐量异常。GDM在孕妇中的发病率为0.15% ~ 15% 1。GDM在随后妊娠中的复发率为30% ~ 69% 2。因此,该病引起了妇产科和内分泌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25岁和孕前体重指数。
数大于25 kg/m2、非高加索白人、既往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近年研究证实,妊娠糖尿病还与其他一些因素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身高偏矮、携带HBsAg、高血压等。妊娠期糖尿病(GDM) 的病因不明,经典的观点认为孕期胎盘生乳素、催乳素、糖皮质激素及孕激素等拮抗胰岛素激素水平的升高及其造成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是主要原因。妊娠中晚期, 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 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降低,此外可能还与一些炎症因子、脂肪因子等有关<4>。多数GDM 孕妇无明显临床症状, 只测空腹血糖容易导致GDM的漏诊, 因此有必要对所有孕妇进行50 克或75克 OGTT筛查。
糖尿病妊娠对母体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酮症酸中毒, 不管是糖尿病妊娠还是 GDM均会诱发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 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此外,孕妇高血糖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增生, 胰岛素分泌增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促进了组织的合成代谢, 导致巨大儿,胎儿高血糖的高渗性利尿引起羊水过多。孕妇高血糖降低了胎儿的血氧供应,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生长迟缓甚至死亡。高胰岛素血症反馈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利用不足,产时的消耗易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加上巨大儿、羊水过多,易致产后出血,上述的多种因素使剖宫产率增加<5>。胎儿血胰岛素和血糖均升高后, 促使肝脏的糖原合成、脂肪合成和蛋白质合成均增加,胎儿生长加速,肌体耗氧加大,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妊娠早期高血糖具有抑制胚胎发育的作用,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早孕时血糖增高与造成新生儿畸形有关。已有研究发现血糖水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妊娠结局。母体的高血糖水平导致巨大儿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增加<6-7> 。
糖尿病妊娠和GDM 的围生期监护对于患者的血糖应由糖尿病专科及产科共同管理,孕期要严格控制血糖。首先采用饮食疗法,安全有效的运动。因口服降糖药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严重低血糖及致畸不宜采用。血糖控制不良者可加用人胰岛素治疗,同时自我监测血糖,指导胰岛素注射剂量和时间。糖尿病妊娠和GDM 患者越接近足月其胎儿病死率越高,但若过早终止妊娠,胎儿未成熟也可造成新生儿死亡。GDM患者应于孕35周入院观察,若孕妇血糖控制良好,无妊娠其他并发症,胎儿监测无异常,则分娩应延至胎儿成熟,一般在孕38周左右。妊娠期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者合并妊高症、胎儿缺氧等应及时终止妊娠。GDM 本身不是剖宫产的指征,但如果发现胎儿过大,为避免肩难产、产伤的发生,应适当放宽剖宫产的指征。国内外广泛报道, 如果将孕期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 围产儿死亡率能够降低到同孕龄而糖代谢正常孕妇的水平。母儿的并发症与糖代谢正常孕产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否则并发症明显增加(p<0.01)。我们的调查与之结果相符,提示早期发现、及时确诊、规范管理,可促进糖尿病妊娠和GDM母儿的良好结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