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正常人平时习惯的一种排便频率。患者排便次数明显过多,粪便中水分过多导致粪便变稀,具体表现为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的胃肠道疾病,或粪便中含有脓液、粘液或未消化的食物。腹泻的症状常伴有排便急迫、大小便失禁和肛门不适,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不便。
临床腹泻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其中急性腹泻多由感染引起,病程在2~3周内,起病急。慢性腹泻的病因比急性腹泻更复杂,病因可能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表现为反复腹泻2个月以上或2~4周内间歇。下面介绍一下腹泻的具体表现。
1.慢性腹泻:表现为每天次数增多,排便至少三次,大便不成形或过稀,有粘液和脓血,大便含水量在85%以上。另外,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反复腹泻,间歇2~4周。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患者的症状多为内急后重,每次排便量少,有时仅排出少量气体和粘液,粪便混有血液,多为粘稠状,腹部两侧或小腹不适。病变部位在小肠,表现为脐周不适,饭前、饭后较重,但无内急后较重,便液多色淡。肠易激综合征和肠结核常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不同病因可伴有腹痛、发热、体重减轻、腹部包块等症状。此外,肠激素和肠结核患者通常会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症状。慢性腹泻因患病引起腹痛、体重减轻、腹部包块等症状。
2.急性腹泻:病程在2~4周内,以急症为特征。可分为水样腹泻和腹泻样腹泻。水样腹痛轻微,但不急后重。粪便中无血无脓的腹泻,常伴有急后重,容易腹部绞痛,产生脓性大便。一般来说,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的症状通常是感染性腹泻。同时根据粪便的状态可以大致判断感染情况。比如水样腹泻通常是小肠感染,血性腹泻通常是大肠感染。
急性腹泻多由感染引起,病因简单。然而,慢性腹泻的病因比急性腹泻更困难、更复杂,且易发生反复腹泻,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在未了解腹泻原因前,请谨慎使用止痛药和止泻药,以免隐匿症状误诊,延误症状。沈阳医学院神州医院心血管内科许崇泽博贺医生请来访者注意,转载3360博贺医生部分内容。本部分如有错误或其他现象,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编辑高雅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