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探讨手术技术进展与治疗策略

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四川、浙江、深圳、哈尔滨等地的70余名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于11日至12日应邀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四届厦门中山胸外科论坛暨福建胸外科微创新进步班。

与会专家热烈讨论食管癌、肺部肿瘤、胸壁疾病的新技术与进展,内容涵盖外科技术进展、治疗策略探索、指南解读等。

本次论坛同时举办了厦门中山胸科论坛第二届护理分论坛,邀请了多位来自四川、上海、江西、福建四省的知名护理专家,共同探讨食管癌临床护理研究和营养支持管理两大主题。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主任段教授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com了解到,随着CT检查的普及,特别是受近三年疫情的影响,人们更加重视肺部的体检,肺部小结节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很多肺癌都是早期发现的,约有15%-30%的健康人群筛查出肺结节,其中一部分是肺部恶性肿瘤。

他说,今年医院专门开设了肺部小结节精准微创门诊,可以帮助患者准确诊断肺部小结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治疗建议。每次预约号刚放出来都是“秒光”,可见民众需求之大。

段说,肺癌仍然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我国肺癌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年发病率超过百万,死亡人数达到80万。肺癌早期防治的关键在于重视肺部CT体检。

“当人们谈论肺癌时,似乎生命即将结束。其实肺癌是可以治愈的。只要采用正确的体检方法,通过ct检查肺部,大部分肺癌是可以早期发现的。”段教授说,在0-la期(癌前病变至浸润性腺癌期)之前做好肺癌的早期和早期随访检查,选择合理的治疗时机,在微浸润期结束肺癌,几乎所有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和手术设备的不断进步,胸外科的精准诊疗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外科手术的研究方向更加丰富,内容更加细化。

段说,以早期肺癌手术为例,医院运用双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影像CT、AI 3D重建)先进技术,规范肺结节诊疗,为手术开启“3D导航”。手术器械方面,如果采用先进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胸壁仅留3-4cm切口。

达芬奇第四代手术机器人问世后,机器人远超人手的灵活性和清晰度,可以有效避免内窥镜手术的“长筷子效应”,大大提高手术精细度,更容易进行精细复杂的切除手术,尽可能保留肺叶,既能最大限度治愈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柯孙奎教授告诉记者,多学科协作也是近年来胸外科的一大发展方向。医院的胸外科联合影像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组建多学科肺结节诊疗团队,精准诊疗。肺癌、食道癌等的临床研究。该科联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基于影像学的肺浸润性腺癌微乳头成分预测”,实现术前肺结节多学科多维度综合诊断和精准微创治疗;

在诊断和治疗方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9017.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1日 19:01
下一篇 2022年11月13日 11: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