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这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分别从供需两端发力提振消费,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居民消费需求和结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持续提高,新的市场空间还在不断拓展。近年来,尽管中国经济保持了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但国内需求不足、消费潜力释放不充分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3万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虽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偏弱,有效需求受到制约等问题在商品消费领域尤为明显;而在服务消费方面,优质供给不足则成为主要矛盾。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进一步凸显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提振消费,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中国经济,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各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这彰显出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的政策思路。从持续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让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惠及消费者,到《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提升消费需求的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良性循环;从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等共同发力,扩大农产品消费,到商务部等九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服务需求……密集落地的提振消费政策持续破解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聚焦能加力、可落地、群众有实感的增量政策,才能让消费“主引擎”动力更足势能更劲。对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是提振消费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有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利于降低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鼓励经营主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提升市场活力,对冲外需波动,促进经济增长,助力经济结构的长期转型。从个人消费需求端看,针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消费,通过财政贴息可将实际利率进一步压降,从而减轻消费支出压力;从服务业经营主体供给端看,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贴息,有助于其扩大经营规模,增加服务供给。
今年以来,从服务消费的蓬勃发展到新型消费的崭露头角,从县域经济的活力释放到数字消费的深度渗透,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正以多元创新的姿态,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透视这些不断涌现且极具创新性的消费热点,能清晰地看到消费市场正以无限潜力和蓬勃活力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而随着更多系统集成提振消费政策的出台,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可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049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