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开酒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关爱服务体系.各地各部门不断出台保底线、保民生的相关政策措施,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本版今日将推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构建三重体系保障
守住人民健康的底线。
“之前去看病,交钱的时候觉得很‘肉’。现在药费我出了,心里轻松多了。”家住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盛达村的居民徐芳拿出了最近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看到的医疗费用清单:总额10193.20元,基本医疗基金支出7502.20元,大病保险基金支出1749.15元,医疗救助基金支出847.67元,医保基金支出10099.02元,个人支付94“用医保卡在机器上刷,一共1万多块,我只能出100块不到。”
49岁的徐芳在2015年被确诊为乳腺癌。那年她做了手术,自费部分的大头是靶向药。2018年转移到肺部。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被用于治疗。在她的客厅里,靶向药物的绿色盒子占满了半个沙发。“这些只是一个月的量。不参加医保的时候,要自费近万元。”
徐芳一家五口,早年夫妻二人在苏州打工,积攒了十几万回到六合区老家。没想到第二年查出恶性肿瘤。由于医保和手术不续保,积蓄已经见底。徐芳抹着眼泪说:“我生病后就不工作了。老公开公交车,一个月4000多。我公婆每月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535元。一个家庭的收入远远达不到靶向药物的成本。”
得知这一情况,马鞍街道工作人员卢上门介绍医保政策。徐芳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参加职工医保,并于2018年11月办了低保,随后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办理了门诊特殊疾病认定。
这背后是江苏省保障困难群众医疗的“三重制”,让群众看病少花钱,报销多补,获得感更高。2018年江苏省机构改革以来,医保部门统筹医疗救助和医保资源,推进构建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为主体的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在“保基本”方面,将适合门诊长期治疗的重疾纳入门诊保障范围。参照住院待遇保障,在全省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5%和70%左右;在“治疗重疾”方面,重疾保险起付线标准降低50%,报销比例比普通患者提高5至10个百分点;在“托底”方面,救助对象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个人自付费用,要控制在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的10%以下。
“我相信以后政策会越来越好。我想安心接受治疗,我必须看着我的儿子娶媳妇,并帮助照顾
“现在跨省异地就医非常方便,住院费用医保可以实时报销。就像这次,住院费用一共4705元,医保直接报销了2520元。我只付了2185元。”从窗口拿到结算账单后,刘智慧给记者看了看。
刘智慧告诉记者,她的母亲王文君是天津人,一直在家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几天前,王文君突然出现心动过速和胸痛等症状,刘智慧赶紧带她去三河市医院治疗。“一开始我还担心异地就医的医保备案手续特别繁琐。”让刘智慧没想到的是,母亲的就医过程异常顺利。“我住院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我们是异地就医,然后指示我网上备案。”打开“全国异地病历”微信小程序,根据提示输入患者个人信息,点击提交,很快就完成了记录。“跨省就医不花钱直接结算真的太省心了,更别说跑腿了。”刘智慧说。
“近年来,随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异地患者来我院就医。”三河市医保办主任马说,“以前,患者去外地就医,要交全额医药费,还要等病历复印件拿回参保地才能报销,费时费力,还要先行垫付。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后,患者或家属只需在手机微信小程序或国家医保app上备案,即可在异地定点医院就医。他们不再需要提供任何信息,只需要支付自己的费用,省时、省力、省钱。”
廊坊市医疗保障局四级调研员刘泽洪介绍,目前,廊坊市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跨省住院直接结算服务,全市66家医疗机构开通了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积极扩大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进一步增强参保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安全的长期护理
残疾人减轻负担。
> 这天,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春江里小区的曹加春特意起了个大早,在楼下迎接上门服务的护理师。曹加春的丈夫袁小郎意外高位截瘫,已经卧床20多年,曹加春靠着低保和社会各界的救助勉强支撑起家庭。如今两人都已年过半百,丈夫心理状态也出现问题,抑郁症状严重,她护理时感到愈发力不从心。
2021年,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将成年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在医保局干部的入户帮助下,曹加春为丈夫提交了失能申请,很快便顺利通过评估,每月能获得500多元照护费,家里经济压力小多了。随着今年7月保障力度进一步提高,袁小郎还能享受专业护理人员每月两次上门护理服务,生活质量又提高了不少。
远远看到护理师韩苗苗,曹加春高兴地挥起手。走进家门,韩苗苗熟练地为轮椅上的袁小郎测量血压血糖、进行按摩。曹加春由衷感谢:“能享受这样的服务,我们过去想都没想过。”
“袁大哥的血压血糖数值偏低,要持续测量一段时间,我会根据数据帮他设计饮食方案。”韩苗苗给出建议。她在大学攻读的就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又在专业护理机构工作了6年,照顾失能人群经验丰富。每次上门她也会将一些护理技巧教给曹加春,还会为袁小郎做些心理疏导。
如今,曹加春不仅经常向护理师请教专业知识,还会经常参加温江区组织的照护规范化培训。“给患者翻身的技巧、如何预防和治疗压疮等,培训班讲的都是我们最紧缺的知识。”曹加春说。
近年来,温江区探索构建“亲情+专业”的照护服务模式,通过培训提高失能者亲属居家基础照护能力,配合护理机构提供的上门专业照护。“这样可以让失能人群最大程度地获得生活独立和人格尊严,也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温江区医疗保障事务中心主任吴娇说。
目前,温江区已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参保人数达63.66万人,累计拨付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资金4036.96万元。吴娇表示,温江区正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与公共卫生、基本医保之间的有效衔接机制,引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为失能人群提供更多关照。
经过护理师的帮助,袁小郎身心状态大有改观,不爱出门的他现在坚持每天在小区摇轮椅运动2小时。“我要健康地活下去,把日子越过越好。”袁小郎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5日 10 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