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病机制上看,益生菌对乳糖不耐受患者没有影响。乳糖不耐症是由乳糖酶数量不足或活性低引起的。乳糖酶是一种将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的酶。乳糖酶量不足或活性低时,乳糖不能有效分解,在肠道内堆积。所以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是因为乳糖酶活性不足,益生菌不能调节乳糖酶活性,所以不能起到治疗作用。所以乳糖不耐受患者可以服用益生菌,但是没有效果。
乳糖不耐受的疾病类型
1.初级乳糖酶缺乏也会导致乳糖不耐受,基因控制会导致乳糖酶活性降低。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症是一种暂时性疾病。当患者有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和放射性肠炎时,继发性绒毛膜损伤可能导致乳糖酶缺乏。
3.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是一种由遗传原因引起的乳糖样不耐受疾病,病情严重。我国新生儿乳糖不耐受大多属于这一类型,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每个人的酶缺乏和活动量而异。
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1.初级乳糖酶不足引起的乳糖不耐受患者,在减少乳糖摄入的同时,应保证充足的营养。
2.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不耐受患者不宜终身服用乳糖。
沈阳医学院神州医院心血管内科王余博和医生问完医生,去找博和医生。权威医生在线服务,帮你在线咨询,编辑高雅丽。
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