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十年·答卷 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

今天的十年答卷,我们翻开健康中国建设的这份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是人民的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紧紧抓住这件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固树立的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国卫生事业正从“以治病为中心”走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钟静是贵州省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十年来,最大的变化是诊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我刚来的时候,房子又小又暗。五年前,仲景搬到了一个三层的诊所,一楼是全科诊室,二楼是中医诊室,三楼是报告厅。

龙河村地处山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卫生基础设施薄弱。这种情况在很多农村都很普遍,尤其是偏远地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十年来,这个小山村医疗条件的变化超出了仲景和村民们的想象。钟静说,10年前,诊所的药品只有三四十种,而且由于药品价格的原因,村民普遍不敢小病就诊。现在不同了。村卫生室的药品都是国家集中采购,零差价,100多种常用药,价格公开透明。另外,村民都有城乡居民医保,诊所可以实时结算报销。村民服用药物时,只需支付自己的部分。

除了日常的门诊,钟静还自学了中医。闲暇之余,他会在二楼给村民们免费做理疗、艾灸、刮痧、拔罐,深受村民们的喜爱。除了在诊所,钟静还会一村一村的去,因为这几年除了村医,她还有一个新的家庭医生,新身份是——村民。

十年来,我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5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服务能力标准。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CT等大型设备,卫生院配备b超、数字X线摄影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全县常见病会诊率超过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说:“可以说,我们国家现在每个村都有诊所,每个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至少有一家政府办的公立医院。特别是2016年扶贫以来,全国800多个贫困县的县医院硬件设施设备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我国县级医院床位数平均增长14%,万元以上设备平均增长51%。党的十八大以来,整个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包括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农村县域居民健康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

李政是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

国家医学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规划、部署和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内容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张和均衡的区域布局。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是首批10家试点单位之一,以河南省儿童医院为基础,由北京儿童医院全面管理。

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院长周说:“北京专家长期在外科、查房、科研等方面指导我们,极大地提高了我院的学科建设。疑难、罕见病、罕见病,包括核心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突破。”

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的张斌,两年来在郑州看了很多老病人,收到了孩子们寄来的“欢迎来到郑州”的卡片。

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在9个重点学科引入双主任管理模式。即由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担任特聘主任,承担学科发展、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任务,其中就包括重症医学科的李政。

李政说,“我来到这里后,发现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支持下,硬件条件非常好。我所缺乏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重疾概念,以及一个标准化和简化的治疗系统。”

李政在郑州两年,坚持每周小班授课,组织疑难病例讨论,积极推进重症医疗的流程化、规范化。他常说,“技术每改进一次,治疗成功的几率就会增加一分。”

/p>

  挂牌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两年来,仅2021年,北京儿童医院派出专家合计461人次驻守郑州,同时,河南省儿童医院选派骨干赴北京深造,为河南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学科团队。

  周崇臣说:“2016年到2021年,河南去北京外转率下降51.70%,河南儿童去北京外转率大幅下降,让河南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高水平的卫生健康保健服务。”

  为了让更多的人就近享受到国家级诊疗水平的服务,截至目前,三批共5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已落地实施,基本覆盖了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规划布局。

  王茹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保险处处长,她的工作简单说,就是医保病人看病就医,她保障病人的报销能够顺畅。医保政策近十年变化非常大,覆盖更广,报销更便捷更方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有很多学科在全国都排名在前面,吸引了很多异地病人过来看病,医院窗口及时能够得到结算和报销。

  医疗保障制度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审议医疗保障相关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医保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医保服务更加便民,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17年已经开始实施住院跨省异地结算。

  不久前,记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部的结算窗口遇到了来自黑龙江的赵女士。赵女士告诉记者,6年前,她的爱人也是这里做的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报销很麻烦。而能否异地结算不仅困扰着患者,同样困扰着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姜冠潮说:“以往让患者纠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结算的问题,现在患者免除了后顾之忧,专心看病就完了。我们也不用过多考虑患者费用的问题,该做什么样的治疗,按规范治就完了。”

  2019年,全国统一跨省异地就医线上备案服务试点工作启动。2021年,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也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借助信息化手段,手机就可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申领电子医保卡,人们使用基本医疗保险更加便捷、高效。

  截至202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近年来,医疗保障事业是全方位的进步。总书记讲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全民健康我们共同富裕也没有基石了。未来来讲,我们已经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我们的目标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但只有人民健康,共同富裕才有意义。”

  这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老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不断健全,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减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为20年来最低水平。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从健康到小康,中国人用全民健康托起了全面小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266.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3月18日 23:04
下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14:3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