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继11月11日发布“二十条”后再次优化。3354名阳性感染者可选择居家隔离,不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围堵,不再查核酸和健康码进行跨区域流动.
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一些公众担心优化措施会增加感染人数,并带来对症药物的短缺和医疗资源的挤兑。一些公众已经开始过量购买毒品.这种“不安全感”有必要吗?
“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积极加快药物研发、疫苗接种、能力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在12月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中国的抗疫能力和系统应变能力为进一步优化调整策略和措施创造了条件,为最终战胜疫情奠定了基础。
做好平稳有序的政策衔接。
“做好阳性感染者转移居家隔离的安全管理,避免造成新的社会感染。”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表示,确保政策平稳有序衔接,要做好医疗资源的准备和储备,把更多的防控资源投入到重点人群中,摸清他们的健康状况,做好摸底工作,分级分类管理,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暖。
王贺胜说,各部门、各地方都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对各级党政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吃透政策要求,把优化措施落实到位。实施中,充实基层专业防控力量,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强化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务。对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要提高监测预警的灵敏度,更加精准高效,促进各项优化措施的有效性。鉴于人民的迫切困难和忧虑,我们应该立即处理投诉。
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目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的变异,新冠肺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以及医疗资源的占用情况。”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李斌表示,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正在进一步加强。
据介绍,在疫苗接种方面,全人群完全接种率超过90%。近期重点部署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加强药品研发、生产和储存,重点做好抗新冠肺炎药物、中药、治疗药物、儿童和老年人常规药物的储存工作。在医疗救治资源准备上,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增加定点医院危重床位、ICU及相关救治设备和物资数量。协调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尽量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确保其他医疗机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此外,有关部门还加强了对病毒变异、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进一步加强了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不用囤药,做好充分准备。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好的治疗新冠肺炎感染的方法。”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彦洪表示,绝大多数感染奥米克隆的人病情较轻,无症状
为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国家卫健委已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加强对症药物、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和抗原试剂的准备,确保这些药物的可及性和安全性。
“没有必要囤积和抢购药品。随着整个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在药品销售网点还是医疗机构,这些药品都是充足的。”郭彦洪说。
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回答“恢复疫情前的生活状态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是否已做好准备”的问题时,梁万年表示,对病毒和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疫苗和药物的供应,应急响应和治疗能力的提高,是恢复疫情前生活状态的关键要素。疫情防控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理解和合作,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