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孙红丽)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问,新措施发布后,如何协调日常诊疗和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如何在不影响日常诊疗秩序的情况下做好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有效满足疫情治疗期间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对此,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彦洪表示,看病是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需要统筹新冠肺炎的医疗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在这个领域,国家卫生委员会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和统筹规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指示各地加强医疗床位准备,扩大医疗资源。特别是制定了分级诊疗策略,以及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的入院标准,对患者实行分级分类治疗,尽可能不影响医疗机构的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二是科学准确防控医疗机构疫情。不能有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不能关停、关闭、封存,特别是发热门诊、急诊科、手术室、透析室、重症监护室等这样的重要医疗科室。不能关机,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治疗。对于存在风险需要处理的区域,也要迅速封堵解决,尽快恢复正常诊疗。
第三,要加强信息披露和沟通。国家卫健委要求,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的一些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包括发热门诊的电话、地址等,要方便公众,让老百姓能够了解相关信息。
第四,建立台账管理。要求基层社区对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定期血液透析等特殊人群实行台账管理。保证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并指导社区和医疗机构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做好服务衔接。
“同时,国家卫健委还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制度。他们不应该以任何理由逃避或拒绝诊断。同时,他们还应该发挥医联体和医疗社区的作用,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充实、科学调度院前急救力量,做到120打通、送达,确保服务到位。”郭彦洪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