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如何优化 居家监测如何进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八日电题:核酸检测如何优化 居家监测如何进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彭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小组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10301《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等多个指导性文件。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优化核酸检测、家庭监测治疗、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老年人预防接种等热点问题给予权威回应。

核酸检测如何优化?聚焦较高风险区域和人员

“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强调要重点关注感染风险高的地区和人群。”国家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司一级巡视员何清华表示,应从四个方面减少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率。

第一,没有按照行政区域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二是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儿所、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对跨区域流动人口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不再实施落地检查;第四,根据防疫需要,可以进行抗原检测。

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介绍,按照相关规定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高危从业人员有两类:第一类是感染风险高的人员,如出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第二类是员工密集、接触频繁、流动性强的,如尚超职员、快递员、外卖员等。

医务人员如何减少感染?加强科学防护和资源调度

医护人员因为岗位特殊,每天会接诊大量患者,因此感染风险极高。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医疗机构的管理应满足一系列要求。”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彦洪说。

郭彦洪说,首先,要加强医疗机构重点区域的管理,如发热门诊、急诊科、病房等。医务人员要科学做好个人防护,佩戴防护用品,尽量减少职业暴露风险。同时,要加强医疗资源的调度和准备。

二是要落实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做好医务人员的预防接种和健康监护工作,特别是要动态优化调整医务人员编制、医疗力量配置和工作班次安排。

第三,医疗机构人流量大,弱势人群多。所以进医疗机构前要查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患者应尽早做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同时,一旦出现危重病症,即使患者没有核酸证明,也是以治疗为第一要务,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开展。

哪些情况可居家监测?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奥米克隆株在新冠肺炎的致病性已经明显下降,感染后大多无症状或较轻,很少有重症病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桂强表示,大多数新冠肺炎感染者可以在家观察和治疗。在此期间,应做好个人健康监测。有问题随时联系社区医生,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王桂强说,居家隔离和观察治疗,目的是为了更准确有效的分层治疗。独居的人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少和家人接触,如果接触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据介绍,被隔离者家里住的房间要每天通风。卫生间最好单独使用,环境要经常消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同时,不要把住户的个人物品混在一起,尽量分开存放。

高风险人群防护怎么做?落实预防性措施、做好应急预案

老年人和儿童是疫情防控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老年人是新冠肺炎重特大疾病的高危人群。关于流行病

进行分区管理。必要时大型集中化养老机构可派驻急救车辆,确保感染老人病情加重时能及时转运至医院。

“希望老年人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为自己的健康护航。”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说,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下一步,将继续通过使用流动接种车、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和开通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等措施,方便老年人接种。

居家治疗如何用药?对症用药、不必囤药

针对群众关心的居家治疗期间用药问题,王贵强表示,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以对症用药,但是不用囤药或大量购买药物。

专家提示,镇痛药有很多药名不同,但成分相同,不要混在一起服用,只服用一种即可。如果用多了、吃多了,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有基础病的人群,要保障好基础病用药,不能断药。同时,抗菌药物也要合理使用,不能滥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吃了药,情况没有好转怎么办?专家建议,如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原有基础病加重、持续3天以上发烧超过38.5℃等情况,应及时联系社区医生。若病情加重,可直接联系120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689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1日 19:01
下一篇 2022年12月09日 08:3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