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致病性下降,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如果通过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发现自己或家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如果你是& ampquot积极& ampquot?人与自然。#039;《美国日报》记者就新冠肺炎感染后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急诊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周运志。
问题一: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症状?一般病程多久?
病程持续约一周。中青年常见的发病过程如下,个体特征因人而异。
第一天,体温略有上升,有轻微的咽干、咽痛或头痛。
第二天,体温开始升高,喉咙不适加重。同时,高烧导致全身酸痛,疲劳,晚上难以入睡。
第三天,一些病人& amp#039;体温持续上升至39,头痛、咽痛加重,部分患者伴有胃肠道不适,如腹泻。
第4天,体温开始下降,全身酸痛、咽痛症状逐渐消失,出现流鼻涕、咳嗽症状。
第5、6天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好转,出现流鼻涕、咳嗽症状。
第7天所有症状明显好转,核酸大概转阴。
问题二:无症状感染者是否需要吃药?
无症状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
问题三:哪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
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家治疗。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需要住院治疗且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感染者也可在家治疗。
问题四:居家治疗对居住环境有哪些要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居家治疗师应住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尽可能使用独立卫生间。家庭应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如温度计(仅适用于感染者)、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消毒产品和有盖垃圾桶。
问题五: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期间可以服用哪些药物?
发热症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华清肝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对于咽干咽痛的症状,可以服用秦岚口服液、清咽滴丸等。咳嗽咳痰症状,可以服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干咳无痰症状,可以服用右美沙芬等。对于流鼻涕的症状,可以服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对于鼻塞症状,可以使用赛洛唑啉滴鼻剂等。恶心可服用桂利嗪、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等。
一些复方制剂,如白加黑、肝康,已经含有退热止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如果你已经服用了复方制剂,不要服用。#039;不要单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另外,咳嗽是新冠肺炎感染后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一般不建议使用镇咳药物。
问题六:中青年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否可以不吃药?
无基础疾病、症状较轻的中青年感染者,可多喝热水,等待自愈。
问题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如何降低家人感染风险?
1.每天定时打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没有自然通风条件,可以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建议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2~3次,通风期间注意保暖。
2.做好厕所、浴室等共用区域的通风消毒工作。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下口罩等时要洗手或消毒。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捂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
m;">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9.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问题八: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该如何应对?
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咽部不适、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部分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呕吐、腹泻等症状,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热性惊厥、喘息、发憋。
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要采取对症处理。有发烧症状的给予相应的退热药。6个月以上孩子可以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二选一,2个月以上且6个月以下孩子只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服用退烧药。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此外,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发热超过3天,或持续高热,或精神状态差,或出现呼吸加快甚至呼吸困难、频繁呕吐、腹泻、脱水等情况,都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不建议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更不能同时使用。交替使用并不会实现更好的退烧效果,反而可能增加孩子肝肾负担,造成脏器的损害。
出现咳嗽症状时,原则上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镇咳药物,因为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有助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果孩子咳嗽伴有鼻塞,可以通过做雾化或者清洗鼻子、提高空气湿度等,增加呼吸道舒适度。如果咳嗽已经影响日常生活或正常睡眠,此时应带孩子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咳祛痰的药物。
问题九:感染新冠病毒后能吃消炎药吗?
新冠肺炎是病毒性感染,所谓的消炎药其实是针对细菌感染的。现有研究证据显示,新冠合并细菌感染的比例非常低,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应用消炎药。
问题十: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哪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