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华社再发三连评!

(新华时评)全社会都要统筹起来

近期,全国多地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开工、竣工,烟火气和繁忙程度逐渐回升,体现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再到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来,我们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保持了年均4.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039;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要继续有效协调,既要妥善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又要维持日常医疗服务;要加快药品流通,保障生活物资供应;要在确保健康、预防重特大疾病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全社会要统筹起来,树立全局观念。当北京的快递业面临运力不足、货物大量积压的迫切需求时,一些快递公司从世界各地抽调了2300多人到北京支援。三年的疫情防控,中国人民始终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倒退走出去,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急事的独特优势。在疫情防控的新阶段,我们应坚持举国上下;#039;下一盘棋,做更多的大计算,互相学习。#039;各有所长,互相支持,继续团结全国,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全社会要统筹,加强系统思考。在江苏苏州,一些闲置的核酸采样房被改造成发热门诊,既分流了发热门诊,又盘活了现有资源。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点不是简单地从感染防控转向医疗救治,还涉及医疗资源升级扩容、重点人群健康分类管理、终端配送效率提升、社会心理预期调整等一系列深层次变化。任何一个环节脱落,都可能影响整个过程。随后的大规模复工复产,并不是人员召回、机器重启那么简单。还要克服供应链受阻、资金链紧张、订单减少等困难。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精准发力,保证原材料能供应,资金能周转,需求能支撑。只有全面、系统、长远地看待问题,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避免顾此失彼,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周期管理、全过程协调。

全社会要统筹兼顾,实现重点突破。医疗资源短缺、救护人员短缺、药品流通不畅是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了应对疫情高峰,很多地方启动发热门诊倍增计划,增加药品供应,尽量推迟高峰期,弱化高峰期。同时,确保平稳过渡和社会秩序稳定,最大限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循环运行,需要进一步打通堵点、解难、消除痛点,加快落实复工复产各项优化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注意优先解决这些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以突破带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It & amp#039;很难采取协调一致的办法,更好地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构筑防疫情、稳经济、保发展的坚强防线。我们一定能够顺利渡过疫情期,确保平稳过渡和社会秩序稳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记者:马)

(新华时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It & amp#039;冬至到了,我们& amp#039;我们正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此时,在该国许多地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数继续增加,一些地方正在经历流行高峰。

回顾三年来疫情防控取得的扎实成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人们坚信,今年冬天过后,我们将迎来另一个春天。

面对世纪疫情,我们赢得了三次宝贵的& ampquot窗口期和。quot经过艰苦的三年时间:新冠肺炎变异菌株毒性持续下降的窗口期,药物研发和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窗口期,全民广泛接种疫苗的窗口期,有效保护人民健康的窗口期。#039;生命安全和健康。新冠肺炎的发病率、重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上最低的。这为我们战胜疫情提供了信心和底气。当前,最重要的是坚持人民至上;#039;的生活和利益,实现& ampquot二十篇文章& ampquot和& ampquot新十条& ampquot好,把工作重点从防控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把健康防护和预防重特大疾病作为工作目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平稳有序。

ndent: 2em;"> 面对今冬疫情,按照党中央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积极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在河南周口,政府首批采购13万片退热药免费发放给市民,百姓连称“雪中送炭”;在福建福州,首批1万个装有退热药、抗原检测试剂等物资的“健康包”,免费发放给居家治疗的市民;在江苏,南京一些公交车被改装成发热流动诊疗车到社区问诊,苏州一些核酸采样亭改为“发热诊疗站”,从诊疗、开具处方到完成配药,全程约10分钟。

面对今冬疫情,互帮互助的微光凝聚起温暖的火焰。送一支体温计、送几粒退烧药、送几个抗原检测试剂……当空巢老人患病卧床,当牙牙稚童高烧不退,当物流不畅、药品紧张,不仅有亲友邻里的帮助,还有陌生人伸出的援手。大家守望相助,传递关爱与温暖,让浓情暖意充盈这个冬天。

面对今冬疫情,我们的认知更加科学深入。三年来,从新冠原始毒株到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株,我们对病毒有了更多了解,掌握了更多防护知识,应对更加沉着从容。每个人继续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把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也就把抗击疫情的信心和能力传递给更多人,最终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近日全国多地陆续恢复餐饮堂食,马路上车辆穿梭,商场里人头攒动,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回归;从南到北的工地上、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复工复产的节奏持续加快。

越过这个寒冬,前方就是春暖花开!(记者:熊争艳)

(新华时评)巩固疫情免疫屏障

我国近期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不断提高防控科学精准水平。守好保健康、防重症防线,既要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也要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坚持做好新冠基本防护措施。面对持续变异的病毒,主动接种疫苗是保护脆弱人群、抵御疫情冲击、巩固免疫屏障的关键举措。

目前,我国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34.6亿剂次。其中,60岁以上及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6.6%和66.4%,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仍亟待提升。

接种疫苗有助于保护脆弱人群。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带来的获益最大。面向全国2.67亿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又有200多万人筑起免疫屏障。

接种疫苗有助于抵御疫情冲击。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水平会有所下降,随着病毒的变异,免疫逃逸也会增强,但接种疫苗在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方面起到的作用仍然比较持久。

接种疫苗有助于巩固免疫屏障。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免疫接种,不仅可以唤起机体免疫记忆细胞,还能提升抗体水平。近期,国家正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开展第二剂加强免疫接种,出台《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呼吁,没有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只要符合接种条件,应尽快完成加强免疫,以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我们看到,有的地方设立绿色通道、流动接种车等,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接种疫苗提供便利;有的地方选派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有的地方积极开启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多地正在优化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接种“最后100米”。

坚持做好新冠基本防护措施,就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对防疫大局的有力支持。当前,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新一波疫情高峰来临。做好新冠防护措施,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就能更好筑牢应对疫情的“免疫长城”。(记者:顾天成、王琳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8326.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1日 19:01
下一篇 2022年12月23日 09: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