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性肾病形成的原因

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排泄减少或过多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损害。常伴有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尿蛋白、尿酸轻微,肾小球、肾小管受损。多病者为30岁以上男性,有家族史。

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1.尿酸性肾病可出现小分子蛋白尿、尿酸结石、水肿、高血压、血尿酸升高、夜尿症、肾小管功能障碍等症状。

2.肾外表现为痛风石、关节炎、高脂血症、心力衰竭、高血压、痛风结节等。

3.肾损伤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肾结石表现为血尿、尿频、腰痛、尿痛、尿急、发热。

尿酸性肾病的治疗

1.单纯型和典型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应多饮水,碱化尿液,保持尿量,少吃布丁,促进尿酸排泄,应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2.合并感染的患者应积极使用抗生素。

沈阳医学院附属神州医院血管外科赵丹丹博贺博士。来源处所有标注为博贺博士的内容,版权归博贺博士所有。如需引用或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规模转载,请写信告知,获得授权,并与王玉婷分享。

3、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尿毒症患者,必要时进行透析(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291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3月18日 23:04
下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21:4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