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子宫颈、子宫和阴道之间的门,通过关闭宫颈口,栓塞宫颈管内的粘液,阻止病原体进入宫腔。
它是子宫和阴道之间的门,通过关闭宫颈口,栓塞宫颈管内的粘液,阻止病原体进入宫腔。但由于宫颈管与阴道直接相连,宫颈阴道段经常与阴道内积聚的分泌物接触,因此感染的机会很多。再加上宫颈管内壁有多处纵向皱襞,腺体分支呈葡萄状,条件成熟时病原体容易隐藏繁殖,导致宫颈炎。
宫颈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炎症,在已婚女性中发病率高达一半以上,与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北京的普查报告显示,没有宫颈糜烂的人有0.39%患宫颈癌,有宫颈糜烂的人有2.5%患宫颈癌。
慢性宫颈炎局部可有多种表现。
1.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过程中最常见的局部特征。根据炎症程度,宫颈糜烂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三种。临床上常将糜烂面积分为轻、中、重三度。如果糜烂面积小于宫颈总面积的1/3,为轻度(I度);侵蚀面积占1/3 ~ 2/3,为中度(度);如果糜烂面积超过宫颈总面积的2/3,则为重度(度)。
2.宫颈腺囊肿和宫颈肥大:宫颈发炎时,宫颈腺及周围组织增生,腺管受周围组织挤压,腺口堵塞,腺体内的分泌物不能流出而滞留于内,腺腔扩大,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肿,也称宫颈腺囊肿。有的大如米粒,有的大如玉米粒,呈青白色。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反复出现充血、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宫颈肥大。严重者比正常宫颈大一倍以上,即使治疗后也能维持扩大的体积。
3.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另一种表现。常因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局部宫颈黏膜增生所致,由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这种息肉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大小一般从黄豆到蚕豆,颜色红,表面光滑,舌形,质地软脆,容易接触出血。宫颈息肉通常是在医生检查时发现的。也可发现阴道出血或腹腔出血。
慢性宫颈炎可引起白带增多,一般为粘稠粘液或脓性粘液,分泌物中有血丝或少量血,接触性出血。由于白带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严重时可出现下腹痛或腰骶痛,在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少数患者出现尿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
这种病在妇科检查时容易被诊断出来。医生通过阴道镜可以看到,宫颈处有鲜红色颗粒状糜烂区,宫颈管分泌的脓性粘液性白带。
积极治疗,防癌变
中期宫颈糜烂往往是慢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炎症可能形成癌症的内在基础,有利于癌症因子的入侵。宫颈上皮细胞的转化引起宫颈癌。所以宫颈糜烂一定要和早期宫颈癌相鉴别。一般来说,医生要警惕宫颈坚硬脆弱,检查时容易出血的人。他们要做宫颈刮宫寻找癌细胞,必要时取宫颈活检切片,阴道镜下活检排除癌症的可能。
为了预防癌症,必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宫颈糜烂严重者必须立即彻底治疗。在消除恶性病变和控制感染后,以局部治疗为主。治疗大致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目前市场上的药物种类繁多,如奥平、治糜灵、爱宝蕾、康福等栓剂,均有一定疗效,患者可根据药品说明书使用。物理疗法是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疗程最短的方法。适用于糜烂面大,炎症浸润深的病例,一次即可治愈。物理治疗包括电凝、冷冻、激光、微波和红外线凝固治疗,各有优缺点。月经干净后3~7天内应进行理疗,但出现急性生殖器炎症时无效。理疗后分泌物明显增多,呈黄色水样,术后1~2周结痂,带血。因此,应保持外阴清洁,在伤口完全愈合前(术后4~8周)应避免洗澡、性交和阴道。术后定期复查伤口,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直至愈合。宫颈活检排除宫颈癌后,宫颈息肉患者月经干净,3~7天行息肉切除术。被切除的息肉需要进行病理活检。因为息肉偶尔会发展成恶性病变或与癌症共存。
患有慢性宫颈炎的女性怀孕后,白带增多,糜烂面积扩大,息肉也增多。由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在妊娠期间增殖活跃,腺上皮增生无论是通过细胞涂片还是组织切片,都可能与早期宫颈癌混淆,分娩后立即消失。所以在孕期诊断原位癌(最早的宫颈癌)一定要非常谨慎。妊娠期宫颈糜烂高度充血,容易引起阴道出血,容易误诊为先兆流产,分娩时容易造成宫颈裂伤。严重的糜烂还会增加产褥期产褥感染的机会,必须引起重视。妊娠宫颈炎,除症状严重者外,一般在产后观察一段时间后进行治疗。如果需要治疗的话,基本方法和未孕一样。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李庆博和医生提供的文章信息、软件资源、源代码等内容由第三方作者提供,网友推荐,网上整理(部分报纸/平面媒体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它们仅供参考。如果您的版权被侵犯,请联系我们,博贺医生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更正。分享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3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