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脂肪肝畸形,说明患者的肝脏受到严重威胁。很多患者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病后,马上帮医生治疗,但是这种病总是反复发作。这种病总是反复发作的原因是什么?
1.肥胖,肝脏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约半数肥胖患者可见轻度脂肪肝,重度肥胖患者脂肪肝发病率可达60%-90%。肥胖患者有明显的脂肪肝倾向。肥胖者体重控制后,脂肪的浸润也减少或消失。肝炎后营养不足和运动不足导致的肥胖是我国脂肪肝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2.长期酗酒者经酒精检查肝活检显示75%-95%脂肪浸润。研究表明,饮酒与脂肪肝的发病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脂肪肝发病率增加5-25倍。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体内大量的乙醇会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线粒体氧化脂肪的能力,导致肝脏组织中的脂肪酸、酮体在体内堆积,乳酸、丙酮酸在体内的比例增加。过量的乳酸抑制尿酸从肾脏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降低肝糖原异质性和血糖,部分患者猝死。此外,乙醇的代谢产物如乙醛对肝组织本身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导致肝组织脂肪变性。
3、蛋白质——热量不足、营养不良和蛋白质缺乏,如加西卡氏病,是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食物摄入不足或消化系统紊乱,无法合成载脂蛋白。所以甘油三酯会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饥饿时,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加,形成脂肪肝。其机制与葡萄糖不足、生长激素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有关。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取决于饥饿时间的长短。回肠旁路手术和胃分段后,体脂动员增加也可引起脂肪肝。
4.平均50%的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尤其是40~50岁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肝脏脂肪沉积。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和血浆中非脂肪酸浓度升高有关。
5.药物据统计,可引起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的药物至少有200种,已根据转氨酶、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睾酮激素等。据统计,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居第三位。机理很复杂。如四环素可与肝细胞RNA结合,破坏肝细胞的合成功能,使前蛋白、极低密度脂肪蛋白、极低密度脂肪蛋白甘油三酯的合成减少。线粒体中脂肪酸的氧化和肝细胞摄取脂肪酸的作用都阻碍了脂肪肝的产生。
脂肪肝有效护理的十大技巧
1.坚持长期锻炼,鼓励患者根据个体差异和工作性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体操等。并坚持长期锻炼。
2.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增加患者对脂肪肝的了解,指导患者解除恐惧心理,保持乐观情绪,自觉接受饮食、健康运动和药物治疗。
3.对脂肪肝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治疗和健康指导。对于重症患者或肝功能异常者,将住院治疗。一般患者应坚持门诊治疗,指导患者定期复查超声检查,并抽血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等项目,预防并发症。
4.饮食调理。控制脂肪肝的主要方法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饮食,限制胆固醇、饱和脂肪、糖和酒精的摄入,增加抗氧化维生素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饮食疗法的总体目标是减少已经提高
5.戒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对血脂有不良影响。TG与吸烟有正确的关系。酗酒者的TG升高,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伤肝脏。因此,患者应戒烟、减肥、不喝烈性酒。
6.脂肪肝的护理在饮食上不能过于精致。粗粮与粗粮相结合,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7.脂肪肝患者应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尤其是绿叶蔬菜,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适量饮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饮食清淡,限制盐的摄入。否则不利于脂肪的分解。应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等。
8.轻中度脂肪肝的人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游泳、散步、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等有氧运动为宜。能增加身体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对缓解病情,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
9.饮食控制就是控制一个高能量高糖高脂肪的饮食。首先要控制热能,以减肥为目的,让能量消耗高于能量摄入。
10.多吃副食,限制主食,戒烟限酒,尤其是脂肪类食物。不吃甜食、油炸食品、肉汤、鸡汤、鱼汤,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以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氧化和消耗,减轻体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徐济成博贺医生,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咨询博贺医生在线医生。有多位专科权威医生帮你。写王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3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