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肥胖和血脂异常越来越多,接受调脂药物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长期使用调脂药物,尤其是肥胖和脂肪肝患者,要注意药物对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危害。
肝损伤的程度各不相同。
减肥药需要长期服用且有副作用,所以在服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副作用及其危害。他汀类药物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脂肪调节剂。它们长期使用是安全的,但剂量依赖性和无症状的血清转氨酶也会在使用过程中升高。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的概率为0.5%~2.0%。当剂量减少时,再次增加剂量或更换另一种药物时,转氨酶不会再次升高。人们很少会发展成严重的肝损伤和肝衰竭。
基础肝病(包括脂肪肝)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转氨酶升高不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一般不影响治疗。如果明显偏高,就要减量或停用。转氨酶持续升高的概率小于1.2%,停药后约为0.7%。停药后转氨酶一般在2~3个月内恢复。活动性肝病和对该药过敏无效。肝酶升高通常发生在用药16周内,因此应在治疗前、治疗4或12周后或增加用药剂量后进行肝功能检查。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会加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损害。这些肝病在调脂治疗期间比较复杂,一般不需要改变他汀类药物的剂量。
降脂药氯贝丁酯,血清转氨酶异常概率大,10%的人转氨酶中度升高。偶尔可见肉芽肿性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非诺贝特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概率达到20%,少数表现为胆汁淤积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相比之下,吉非罗齐引起肝损伤的证据不多。
烟酸类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比例最高,高达30%。每日服用3g超过一年的患者中,有3%可出现黄疸。烟酸铝等缓释剂型更易引起肝损伤,黄疸出现早于短效烟酸制剂,少数患者可出现胆汁淤积和急性肝衰竭。
标准化药物更安全。
以上三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是客观存在的,每种药物的说明书都有明确的注意事项。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医生确诊高血脂后,医生要制定治疗方案,选择药物。
二、服药前和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三。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由医生决定是否调整药物和剂量,不要自己买药随意添加。
四。治疗期间发生其他疾病,需要药物治疗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联合用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刘博贺医生请来访者注意,3360博贺医生部分内容为转载。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这些内容,并与王玉婷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