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的脂肪性肝病具有隐蔽性,病程长。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脂肪肝纤维化、脂肪肝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我国第二大肝硬化病因,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发生率超过50%。
现在脂肪肝发病率比5年前高50倍,而且逐渐老龄化。目前一些大医院的健康体检所有项目中,脂肪肝的检出率最高,平均占检出人群的近一半。对北京、上海等地卫生人员的调查显示,脂肪肝患病率达到10%-15%,据报道60%-90%的肥胖患者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肝的防治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力活动的减少、平均体重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饮酒人数的增加以及药物的影响,近年来脂肪肝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在热门城市的白领家庭,患者越来越年轻化。除少数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脏不适等症状外,许多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通过体检超声发现。有些病人被主要症状掩盖了,没有引起注意。
目前,由肥胖、酒精中毒和糖尿病引起的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部分患者因脂肪肝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储存肝糖原、解毒等重要功能。它在各种新陈代谢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和分泌的过程都离不开肝脏。由于各种原因,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受损,脂质物质平衡失调。脂肪储存在组织和细胞中,其存储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组织学上肝细胞脂肪含量超过50%。
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按原因来说,最常见的就是营养失衡脂肪肝。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会导致脂肪肝,大约一半的肥胖者会发生脂肪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增多,患此类脂肪肝的人数也明显增加。酒精会损伤肝细胞,酒精中毒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概率为50%~80%。积极治疗糖尿病也是预防脂肪肝的最好方法。另外,全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一系列肝胆并发症。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在成人中最常见。其他化学性疾病因素,如工业毒物、药物等生物性疾病因素,如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易感性,均可引起脂肪肝。
早期临床表现多为轻度非特异性,多见于其他疾病的体格检查或肝脏影像学检查。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即使马上检查也不会察觉。
当发展为中度和重度脂肪肝时,患者具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症状。
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不同程度的黄疸。
2、肝肿大,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迫等。
3.末梢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污垢,角化过度和其他维生素缺乏症。
4.男性乳房肥大、性功能障碍、女性闭经等肝硬化症状,最后出现腹水、出血、肝昏迷甚至肝衰竭。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过度堆积的病理状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胡红云博贺医生未经博贺医生明确许可,不得复制、模仿博贺医生站或建立镜像、编辑王玉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