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与口腔疾病相关的致病菌越多的人可能患胃癌癌前病变的风险越高,相关内容发表在《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ofperiodontology)在线上。
研究:名口腔卫生不良的人有很高的胃癌前病变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胃癌前病变患者易发生牙周致病菌定植和口腔细菌多样性下降,并认为控制牙周病对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纽约大学牙科和颅面生物学基础科学教授李毅宏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口腔卫生的差异与胃癌前病变风险的增加有关。
一组特定的病原体可引起牙周病和慢性全身炎症反应,这可能有助于胃癌的发展。在这一假设下,李和他的同事评估了牙周病原体定植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风险。
他们检查了105名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68.6%为女性),并收集了唾液和牙菌斑样本,以评估病原体定植和口腔微生物多样性。首次诊断胃癌前病变35例。将70例无癌前病变的患者按年龄配对作为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癌前病变患者检出出血的概率更高(31.5%比22.4%下降;Plt;0.05)、两种致病菌(齿密螺旋体和伴放线放线杆菌;Plt;0.01),唾液中细菌的多样性下降(Plt;0.01)。
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口腔卫生行为、牙周健康状况变量分析、牙周致病菌连翘、齿密螺旋体、放射形杆菌高定植、牙菌斑中细菌多样性降低、不规范使用牙线可显著预测胃癌前病变风险增加(P=0.022)。什么是胃癌前病变?
胃癌前病变是指胃黏膜容易发生癌变的病理改变,即胃黏膜异常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主要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胃黏膜的肿胀不是从正常细胞到癌细胞,而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此期间发生的病变称为癌前病变。因此,临床上常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病变。称为真胃癌前病变,有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和大肠不完全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容易癌变。癌变的概率有多大?一般来说,癌变率5~10年为3%~5%,10年以上为10%,轻度异型增生为2.5%~11%,中度异型增生为4%~35%,重度异型增生为10%~83%。
胃癌前病变的治疗
对于胃癌这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逆转和消除胃癌前病变是预防胃癌的有效措施。
研究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和丁酸钠可防止小鼠胃癌前病变发展为胃癌,硒酵母可防止肿瘤形成,天然胡萝卜素可逆转异常增殖,叶酸可治疗萎缩、肠化生和异常增殖。目前对胃癌前病变主要是随访观察和手术治疗。
近十年来,中医也从辨证论治、治疗方药等方面对胃癌前病变进行了广泛而有效的研究。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临床治疗中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通过保护胃黏膜,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胃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功能,不仅可以逆转萎缩的腺体,还可以逆转无休止的结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可分为辨证治疗、基础加减治疗、固定治疗、中成药治疗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