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十个人有九个胃病。意思是人吃五谷杂粮,十个人九个人都有胃病。但现代医学证明,这句老话并不完全正确。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胃病,在胃镜下表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如果治疗得当,调整饮食,胃炎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这个过程是可逆的。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走上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到胃癌的不可逆道路。50%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人会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40%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会发展成肠上皮化生,8%患肠上皮化生的人会发展成异常增生,约1%的异常增生会发展成胃癌。
胃炎如何演变成胃癌?
医学家劳伦根据胃癌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肠癌起源于肠上皮化生粘膜,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类型。
非萎缩性胃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伴化生-完全性肠化生-不完全性肠化生-异型增生-胃肠癌(Correa cascade)被认为是胃癌的经典过程。荷兰全国数据显示,萎缩性胃炎、肠化生、重度异型增生在10年内发展为胃癌的概率分别为0.8%、1.8%、4%、33%。
从胃炎到胃癌的发病机制表明,胃癌不是从正常细胞跳到癌细胞,而是一步步发展的。临床上,很多人日夜担心自己会突然得癌症。事实上,胃癌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发展。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消除恶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发现早期癌症,拯救家庭。早期胃癌(EGC)的癌细胞仅浸润于胃粘膜及粘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为80%~90%。胃癌(SGC)和微小胃癌(MGC)在发病期的10年生存率为100%,发展期胃癌手术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40%。
早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70%以上的胃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非特异性、胃炎、胃溃疡等症状,包括腹胀、隐痛、反酸、嘎嘎、呕吐、食欲不振、黑便等。很多癌症可以通过验血等无创手段发现,但胃癌比较特殊,不做胃镜很难早期发现癌症。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前筛选。
目前发达国家每年接受胃肠镜检查的人数比例已经超过10%,而我国不到2%。除了健康观念的落后,还受制于传统胃镜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和不方便。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胃病的筛查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预防胃癌的食物需要多样化。
食物需要多样化,要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盐(每日含盐量应控制在10g以内)、硬而过热的饮食。喝烈性酒还会损伤胃黏膜,诱发胃癌,要注意避免。
适当吃保护性食物。选择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杏仁、谷物、花生、植物油等。大蒜可以抑制胃中硝酸盐还原菌和霉菌的生长,所以应该鼓励多吃。吸烟不能降低亚硝化的催化剂硫氰酸盐的含量,减少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少吃或不吃致癌物质。致癌物如N-亚硝基化合物是诱发胃癌的因素。人们应该少吃或不吃腌制、烟熏、烘烤、油炸和发霉的食物。
帮助预防胃癌的5种方法
1.多吃天然新鲜的食物,避免过于粗糙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加工过的零食。
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C缺乏是食管癌、胃癌高发区居民饮食的普遍特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其他富含维生素I的食物
高盐饮食增加胃酸分泌,增加胃癌风险。我们的胃很脆弱。如果我们反复受到强烈刺激,经常吃辛辣、冷热食物,粘膜血管会急剧收缩或扩张,刺激和损伤消化道。在消化道不断损伤修复的过程中,很容易致癌。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腌制食品和发霉食品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和霉菌毒素,应避免食用。
3.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后再咽下。
我们的牙齿是切割工具。为了切断食物的咀嚼,胃里没有牙齿。所以,吃东西不咀嚼,会把大的食物送到胃里,增加胃的负担。长此以往,胃会不堪重负。
4.吃稀饭,但是不要吃方便米饭。
粥是将大米彻底煮熟,大米中的淀粉溶于水,达到水乳融化的状态,易于消化吸收。
泡米的状态不一样。米是米,水是水。吃泡饭的时候和吃粥一样,没怎么嚼就咽下去了,给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所以经常吃泡饭会伤胃。
5.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很大。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激动、抑郁等精神因素可促进溃疡的发生和复发。
压力过大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降低黏膜修复能力。而且长期的不良情绪会破坏免疫系统,增加胃肠道疾病的引导风险。平时要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济宁市中医院中医科张悦梅博贺医生,所有注明来源为博贺医生的内容,版权归博贺医生所有。如需引用或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规模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得授权,分享王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