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胃癌现已是仅次于肺癌和肝癌的第三大常见肿瘤,且已接近年轻人。所以,年轻人在保养身体的同时,别忘了提防胃癌这个隐藏的杀手。
胃癌是中国第三大肿瘤。
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杨凌博士2006年《世界胃肠病学杂志》发表的报告,2005年我国胃癌发病率男性达到371/10万,女性达到174/10万。每年胃癌新发病例40万,死亡30万。胃癌是中国第三大常见肿瘤(男性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女性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从2000年到2005年,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略有下降,但这种下降趋势是由男性造成的。相反,女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胃癌发病率的下降主要与饮食的改变和冰箱的普及有关。胃癌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要警惕胃癌向年轻人靠近。近年来,我国青年胃癌占全部胃癌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1.7%上升到3.3%。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如果胃癌局限于胃壁粘膜,5年生存率可达95%。然而,胃癌患者很少在早期被发现,5年生存率约为20%。因此,早检查、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重要手段。如果你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就要定期做胃癌筛查。检查胃癌的可靠方法主要有钡餐检查、胃镜检查、超声检查(超声波检查)、CT和核磁共振、胃电图、胃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血检(癌胚抗原、胃癌单克隆抗体)等。).
目前世界上有五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一、胃癌的外科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不能根治性切除的病例,尽量做姑息性切除,有助于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
二。内镜切除治疗:对于少数特殊形式的早期胃癌,当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时,可进行内镜高频刀切除。虽然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治疗效果仍需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对比。
三、化疗3360化疗能有效延长转移性和复发性胃癌的生存期。胃癌是一种对化疗反应中等的癌症,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多药联合治疗都得到了广泛的试验。传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多。
研究人员在2006年6月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提交的一系列大规模药物试验的结果表明,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希罗达)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安全和简单的选择。
四。放射治疗3360胃腺癌是对放射敏感的恶性肿瘤。正常胃粘膜和邻近器官(脊柱、肾脏、小肠和肝脏)对辐射敏感。放射治疗不是一种单独的治疗方法。
动词(verb的缩写)免疫治疗3360和其他癌症患者一样,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细菌提取物在日本、韩国广泛用于转移性胃癌的化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但其正确疗效仍需进一步证明。
胃癌的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50%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中国约60%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容易患胃癌。当然,大多数感染者不会发展成胃癌。研究人员认为,个人遗传因素也容易患胃癌。
性爱:是男性性爱的两倍。
年龄:很多胃癌患者都在50-80岁之间,40岁以下胃癌的可能性比较小,但目前我国年轻患者的疾病并不少见。
饮食:在冰箱被广泛使用之前,人们经常用盐腌制蔬菜、熏肉和鱼来保存食物。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强致癌化合物。经常吃这类食物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在喜欢咸鱼、咸肉和咸菜的国家,如日本、中国和韩国,胃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同时,大量食用红肉,尤其是烤红肉,也会增加风险。美国、日本和中国的许多研究发现,每天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红色和暗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和红薯,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吸烟: 2004年,美国外科协会宣布,吸烟与一系列疾病有关,包括胃癌。吸烟的男性患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两倍。对于有胃溃疡和烧心病史的人来说,吸烟时间越长,患胃癌的可能性就越高。女性吸烟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一般来说,第一次胃手术后20年左右是胃癌的最高风险期。
胃息肉3360息肉是生长在胃黏膜上的小肿块。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直径约1cm的腺瘤性息肉,往往是癌前病变。
家族性肿瘤疾病: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这些遗传性疾病可轻微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胃癌家族史: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患有胃癌,患胃癌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如果你有胃癌家族史,你应该向你的医生咨询DNA检测。
恶性贫血3360恶性贫血多与萎缩性胃炎有关,轻度增加胃癌风险。
A型血:不知道什么原因,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更容易得胃癌。
环境因素:长期在含有大量烟雾、石棉和镍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肥胖:体重超过20 ~ 25kg的男性患胃癌的风险更高。
生活区:胃癌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尤其是日本、中国、韩国、拉丁美洲和东欧。
经济情况:经济地区胃癌高发。这可能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习惯差,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冰箱不普及,经常吃腌制和烟熏食品有关。中国医学科学院
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谢洋春博��禾医生在建设中博��禾医生引⽤了因特⽹上的⼀些资源,版权归原作者及⽹站所有。若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内删除,编辑王佳慧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