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接种疫苗。出生后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感染,但并不是所有婴儿都能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疫苗的具体方法和时间
如果新生儿的父母没有乙肝,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快(8小时内)进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一个月后,一个或半年后。
儿童和成人应在接种疫苗前接受检查。乙肝三系都是阴性。转氨酶正常时,乙肝疫苗可按0、1、6方案接种。免疫成功率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保护时间一般在2年以上。接种者可以定期复查乙肝三系,表面抗体还存在,证明免疫力还存在。
对于父母表面抗原单纯阳性的新生儿,只有使用乙肝疫苗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仍然是方案0、1、6,报告上说第一针可以注射2 (10 g /l mL)。
对于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均阳性的新生儿,最好联合使用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为新生儿注射两次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和出生后一个月各一剂,每剂200国际机构)和三剂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出生后2、3、5月各一剂),出生后立即注射一剂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三剂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出生后1、6月各一剂),两剂。
婴儿不适合接种乙肝疫苗:
1.手臂发热、体温37.5以上、腋窝或淋巴结肿大的婴儿不适合接种疫苗。应在病因治愈后接种疫苗。
2.患有皮炎、牛皮、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婴儿不宜接种。他们可以在皮肤痊愈后接种疫苗。
3.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婴儿不宜接种。特别是患有严重佝偻病的儿童不应使用儿童麻痹糖丸疫苗。
4.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特别是强过敏原的疫苗接种,如麻疹活疫苗、白百破混合制剂等,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5.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异常发育。有脑炎后遗症和癫痫的婴儿不宜接种J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百日咳疫苗,易引起晕厥、惊厥和休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何学友博贺医生未经博贺医生明确许可,不得复制、模仿博贺医生站或建立镜像编译王晨。
6.患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和活动性结核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如果心脏功能良好,也可接种疫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