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接触乙肝患者和乙肝患者使用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被针头意外扎伤和乙肝患者使用的针灸、与乙肝患者发生性接触和接吻、使用乙肝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家用电器等。血液和体液(汗液、尿液、唾液、精液等。)的乙肝患者体内都含有乙肝病毒,意外接触到乙肝病毒的血液和体液都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未接种乙肝疫苗或自然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人,会引起乙肝发病,有的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终身患乙肝。
正常人不小心接触到乙肝病毒感染怎么办?如果接触者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过乙肝疫苗,若发现意外接触乙肝病毒,应在接触后24小时内及时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效率效价超过200国际机构)。两天后在不同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一个月后和半年后分别注射乙肝疫苗。目前国内使用的基本都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每支5微克,一次一支。接触者已接种乙肝疫苗,但未按要求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后,应按0、1、6方案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按要求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始终存在,抗体下降较高,机体处于免疫应答状态,乙肝病毒侵入,但不会造成感染。当表面抗体滴度较低时,可注射一针乙肝疫苗。已接种乙肝疫苗但无抗体者,需尽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效价高的球蛋白,能快速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一旦成人皮肤黏膜伤口感染乙肝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可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力可持续3周。因此,3周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预防效果,刺激机体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对于孕晚期孕妇,在妊娠第7、8、9个月各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孩子出生后立即给新生儿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半个月后或一个月后,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有效防止母婴传播,新生儿保护率达97%。
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是我国计划免疫条例和《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其效果和作用毋庸置疑。预防乙肝的最佳免疫方案是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前者在免疫预防中起主动作用,后者在免疫预防中起被动作用。它们相辅相成。只有正确合理的使用,才能达到完全的预防效果。然而,多年来,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一些不合格的技术环节,药物一度不足,乙肝疫苗单独应用于临床,乙肝预防成功率下降。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一度引起争议。重要原因是未经严格筛选的血液制品很可能潜伏着乙肝、丙肝或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微生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引起其他病毒感染。但是现在用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非常安全的。产生的血浆来自接种乙肝疫苗的正常人,献血者定期检查肝炎病毒、HIV等各项指标。检测合格者可采用机械采血浆,为一次性耗材,无交叉污染,安全可靠,对孕妇和婴儿无副作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EIG)是健康人接种乙肝疫苗后采集的一种高价血浆。经低温分离提取乙肝病毒,结合低pH灭活孵化病毒,抗体效价在100IU/ml以上。乙肝免疫球蛋白进入人体后与乙肝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中和乙肝病毒(HBV)颗粒,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消灭乙肝病毒。
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时,请注意只注射肌肉,不要注射静脉。
与乙肝疫苗同时使用时,不应在同一注射科室注射。注射左臂三角肌和右臂三角肌。给新生儿注射大腿前外侧肌肉。一次注射后,不宜分次使用。2~8避光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沈阳医学院神州医院呼吸内科韩世苗博贺医生未经博贺医生明确许可,不得复制、模仿博贺医生的工位或建立镜像。推荐王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