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果有填空题,人们会在它前面填上疾病这个词。相信中国十个人有九个会写乙肝这个词,这个病毒在中国感染了1.3亿人,3900万人患病,只能预防,不能治愈。所以当媒体报道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的时候,当然引起了很多患者的关注。
2007年10月22日,科技部通报,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其中,第三军医大学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上海复旦大学正准备开启二期临床试验。这个消息出来后,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它的疗效和优势,给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给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带来了困扰。
治疗性乙肝疫苗怎么了?
备受关注的治疗性乙肝疫苗怎么了?据《生命时报》记者了解,本次媒体报道主要是关于复旦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复旦大学正在研究乙肝表面抗原和高效免疫球蛋白组成的免疫复合物。这种疫苗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消灭病毒。第三军医大学以模拟抗原为免疫原,克服免疫耐性,合成了多肽疫苗分子——,可有效激活T细胞,产生免疫力。它的共同原理是激活沉睡的免疫系统,对抗病毒。
综合以上信息,很容易发现治疗性疫苗与现有乙肝疫苗的区别。3360后者用于未感染者的预防,前者可以治疗感染者和患病者。3354这句话足以给几千万患者带来巨大的魅力。
很多病人操作太快。
10月份,我每次会诊都会遇到4~6个患者。我一听央视报道,新疫苗就出现了。目前的药物不仅有副作用,还会引起病毒变异。用的越少越好。我们能停止服药吗?11月28日,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刘世锦告诉记者,自从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报道发表后,很多患者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甚至质疑现有的治疗方法。
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媒体报道治疗性乙肝疫苗后,确实有不少患者前来咨询,他们往往将重大突破等同于有效治疗。有的地方病人激动,有的人打电话来问,有的人来医院要疫苗。一名来自内蒙古的17岁患者,其家人在看到媒体报道后带她到北京,表示要接种疫苗。在采访中,医生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
治疗性乙肝疫苗刚进入临床试验时,媒体讨论的是背后的商机。根据刘世锦的报道,现在不法之徒正在利用这个商机。患者诉称山东某地发布治疗性乙肝疫苗广告,需要打一针870元。这明显是在欺骗病人。疫苗还没出,临床试验招募候选人应该不收费。
这种疫苗还远未成功。
不仅还没有发布,记者在采访中也知道,一切都成真了,治疗性乙肝疫苗真正出现,还需要很多年。
在最好的情况下,刘世锦认为,治疗性乙肝疫苗至少需要4年时间。所以,现在大家还是要坚持现有的治疗方法。有些报道不准确。说这项研究取得积极进展是没有问题的,但有重大突破,还不能说。比如你带兵包围,什么是积极发展?你在《围城》中的重大突破是什么?你炸了城内缺口,部队三三三五四冲进来。这里的区别很明显。治疗乙肝的疫苗现在是研究最快的,二期临床试验刚刚结束,更复杂的三期临床还需要做。离重大突破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很多患者一听到报告,就放弃了之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等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国是一个大国,肝病患者众多。长期以来,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受到不公平待遇,对治疗性疫苗的期待很高,社会关注度也很高。其实全国也有几家公司在做这个研究,现在研究公司还在一期或者二期临床试验阶段。有的人刚刚结束一期,准备进入二期,有的人刚刚结束二期,结果还没有公开。
整个研发过程。d过程充满了未知。庄辉指出,治疗性疫苗必须严格遵循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程序。通过一期试验后,进入二期临床,进一步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实验成功后,进行期和期实验,验证疗效和稳定性,探讨耐药性和副作用。此外,乙肝患者的个体差异、乙肝病毒变异、疫苗剂量等问题都需要解决,疫苗不可能马上上市。只有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它才能成为许多患者可以使用的疫苗。在此期间,庄辉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点最乐观的估计也是5~10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翁新华教授的说法更为明确。
我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这个时间过程:33602003在2003年6月进入I期临床试验,52名志愿者参加,并证明了其安全性。两年后,它进入了第二阶段,100名慢性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如果二期已经顺利完成近50人,申请三期床位。这次少了500人。
在此之前,第三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进行了17年和18年的研究。
许多外国研究因困难而退缩。
另一个问题是,进入临床试验就一定意味着最后的成功吗?
在媒体报道中,复旦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被称为最远的成果。因为进入了三期临床,所以进行了二期。但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向《生命时报》记者透露,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乙肝疫苗。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法国都研究过乙肝疫苗的治疗方法,但最后都失败了。刘世锦还指出,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究其实最早是在欧美开始的。很多大公司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了,最后知道困难退了。眼睛
前该研究在欧美国家处于搁浅状态。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大规模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止中途退出的机构也很多。治疗性疫苗的想法可以说是相当打破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耐心,有利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然而,为了实现这一想法,仍有许多科研难点需要突破。例如,对重症患者的疗效如何,是清除还是抑制病毒等。此外,刘士敬对目前的研究形势也不乐观。
每个人都渴望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希望立即使用它。但事实上,在我国乙型肝炎领域,基础研究、诊疗技术和第一线药物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我们的基础和心情不足以突破乙型肝炎。其次,我们现在的乙型肝炎研究完全遵循国外的想法。但是,亚洲人的生理特征与欧美人不同。例如,美国在乙型肝炎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干扰素治疗对亚洲人种没有效果。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也是如此吗?因此,我们现在的研究是否符合中国人的特点,还有待讨论。
庄辉对疫苗研究方向表示肯定。但是,对于研究最乐观的报价,他认为在治疗性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条件下,可能会清除病毒。他还说,看了国内的报道后,国外的专家确实不乐观。
对付乙型肝炎,还是最有效的
无论如何,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还在继续,方向也没有问题。但对于患者来说,认真接受现有治疗可能更加明智。
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母子、血液、不洁性交等传播,共同饮食、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我国每年乙型肝炎防治支出达300亿-500亿元。目前疫苗防控我们做得非常成功。以广东为例,未注射疫苗时感染率为18%,现已下降1%,效果显着。北京的全人群感染率也下降到了3.48%,5岁以下的孩子不到1%。目前,中国计划通过10-15年的科学技术攻击,逐渐摘下肝炎大国的帽子。
乙型肝炎这样历史悠久,病毒容易变异的疾病,想用药物和疫苗消失是不可能的。真正能对付它的,还是防。只要预防到位,基本上乙型肝炎是不可能的。刘士敬说。
翁心华多考虑治疗问题:乙型肝炎是慢性病,现在的治疗应在肝病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印。不要盲目等待治疗性疫苗上市,延迟治疗时机。庄辉也警告很多患者,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要心情浮躁。如果延误病情,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即使疫苗开发成功,也不能代替抗病毒药物,两者必须齐全,达到长期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
采访中,李先生20年乙型肝炎患者的话令人印象深刻,这方面的知识也积累了很多。我觉得还是听医生最保险的。这种病不是感冒,不是只要打针就可以。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产科杨尧华博��禾医生博��禾医生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使⽤于商业⽤途。如需作商业⽤途,请与原作者联系,编辑李世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