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危害很大,但是出现的很慢,很隐秘,也很逐渐。没有早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一般几乎不可逆。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可以防止他在临床阶段变得不可逆转。
如何快速发展糖尿病并发症?
初期的并发症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发现的,需要配合医生进行筛查。比如眼睛,一定要筛查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性眼病是最常见的,它有很多实际影响。刚才我说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如何及早发现他们?这个病人对病程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1型糖尿病的一般要求下,2~3年后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供眼科医生看,检查眼底,检查白内障、视网膜出血、血管瘤、神经损伤,这很简单。
只有早发现,才能早干预,需要干预的时候,会出现在不同的阶段,干预的手段也不一样。关键是我们早期的合作。二型糖尿病确诊后,应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发现问题后,每年至少要找眼科医生检查一次,看看眼睛有没有问题。什么时候随访,复查,发现问题后征求眼科医生和糖尿病医生的意见。
比如肾损伤,和眼睛一样,是小血管疾病或者微血管疾病,和眼睛平行,肾损伤的筛查基本和眼睛差不多。糖尿病肾病的筛查。1型糖尿病3年后,每年排尿一次,每年查一次尿白蛋白。在二型糖尿病确诊后,将进行尿白蛋白检查,这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只有早期发现,患者才会重视。为什么糖尿病控制不好?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患者的并发症没有筛查出来,所以他在筛查并发症之前一定要多加注意。很多患者三年五年尿一次,一次也看不到眼底。对他来说无所谓。他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去看医生已经晚了。如果早期发现,已经有并发症了。在早期,患者可能会更加重视和关心,所以眼部检查和肾脏检查基本相似。
大血管疾病也是如此。定期做心电图,检查脂肪代谢,看有没有问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心电图一年至少检查一次,这样就没问题了。
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先防八个字,一是综合治理,二是综合治理。
总量控制
所谓综合控制,首先强调血糖的标准,血压的控制,体重的控制,抗血小板治疗,调整治疗。糖尿病诊断明确后,先设定控制目标,每个患者单独控制你的目标。比如血糖水平,每个患者都要把血糖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需要个性化。不过现在关于血糖水平,我们国家和世界的血糖水平都不算太高。至于血糖水平,真正的血糖水平控制的比较好。比如我们只能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30%~40%的血糖。我们很多患者都在吃饭,运动,吃药,但是我们60%以上的患者血糖水平都没有达到基准。
第二是血压。血压必须得到控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或并发高血压,血压加快,糖尿病并发症多,尤其是血管疾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疾病。血压必须得到控制。目前我们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很多患者的血压控制标准都不达标,不仅不达标,很多药物的选择也有问题。血压不达标,也是一大因素。
第三是血脂。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代谢异常,尤其是甘油三酯升高和低密度。我们很多糖尿病医生在这里都不太重视。什么时候用降脂药?你用什么样的降脂药?你控制什么标准?现在有规则了。但这还不够,血糖、血压、血脂同时达标的患者比例很低。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都是达标的,在世界上是3点。所以我们很多糖尿病人降糖、减压、调脂,这三个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做到。
联合治疗
用于抗血小板治疗,也是大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我们的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比例较低,所以用阿司匹林没用,用抗血小板药物也没用。何时使用它们,我们的许多医生并不完全确定。很多患者认为我只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就行了,其他都不重要。抗血小板也是主要因素,但我们也做不到。用了多少?什么时候用?我应该用什么?这还不够。另一个是重要的权重。我们的糖尿病不仅要降低糖分,体重管理也很重要。如果血糖水平得到控制,体重就会增加。体重增加后,哪怕增加几公斤,危害也很大。心血管疾病对肥胖也有危害,所以也叫综合治理,就是降血糖、降血压、调脂肪、抗血小板、控制体重。这是我们全面达标所需要的。只有这样,糖尿病的并发症才能降低到最低的风险。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糖尿病,你可能检查一下,抽烟十年二十年。我们最基本的原则是戒烟限酒。糖尿病患者必须戒烟。很多男性患糖尿病已经十年二十年了,他们有过并发症,肾脏损伤,心脏病发作,还抽烟。香烟对糖尿病的危害远高于普通人。糖尿病本身就有血管疾病,吸烟时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大。因此,全面控制和综合管理是必要的。只有这样,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才能降到最低,甚至不发生。辽宁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李国胜博贺医生,如需健康咨询,请咨询博贺医生在线医生。我们有专业的医生来回答你的问题,编辑王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