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糖醋排骨,你可能会想到好吃的,但是对方糖遇到骨头,就没那么好吃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骨质疏松就是其中之一。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分为代谢紊乱,特别是三多一少与高血糖有关,多见于型糖尿病,型糖尿病不明显或仅部分表现,另一种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尿多是因为血糖水平过高,超过了肾糖阈值(8.89~10.0mmol/L),肾小球过滤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完全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水平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产生的尿液也就越多。24小时尿量达500010000毫升。而老年人和肾病患者,当肾糖阈值升高,尿糖排泄受损,血糖略有升高时,尿量不明显。
2、多饮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再加上多尿和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进一步升高血浆渗透压,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多饮。多喝会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吃的机制不太清楚。很多学者倾向于降低葡萄糖的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脉血中葡萄糖浓度的差异)。人空腹时,动脉和静脉的血糖浓度差降低,刺激摄食中枢。喂食后血糖水平升高,动静脉血糖浓度差增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到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需求消失。但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处于较高水平。而动脉血糖浓度差异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刺激摄入中枢,产生饥饿感,暴饮暴食。此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机体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能量不足也会导致超磷石膏。
4.糖尿病患者虽然食欲和食量正常,但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消耗过多,氮平衡为负,体重逐渐下降。糖尿病经过合理治疗,体重下降是可以控制和恢复的。比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下降,说明代谢控制不佳或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虚弱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很常见。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有效释放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负氮平衡等。使得全身无力,无精打采。
6.早期就诊时,视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主要是高血糖、渗透压和晶状体屈光度的改变。一般早期出现功能性改变,血糖水平控制良好,视力能很快恢复正常。
7.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脊髓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葡萄膜炎、糖尿病合并核疾病等。
骨骼就像生命大树的树干,默默支撑着人体。骨头有两个功能。第一,骨髓参与造血;二是骨组织参与体内钙磷代谢,以保持内环境稳定。有人认为每一个骨器官成熟后都不会发生变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长大后,人的骨骼组织也会在瞬间发生变化。总有3%~5%的骨组织更新。也就是说,旧的骨组织被破骨细胞一点一点吃掉,新的骨组织从破骨细胞原位一点一点建立起来。这个过程称为骨重建,也称为骨转化。
骨重建是骨的一个代谢过程,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在全身和局部受各种调节因子的控制,以平衡骨在体内的代谢。由于某种原因,骨代谢平衡失调,骨折效果增强,骨折效果减弱(这也是最常见的),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就发生了。
骨质疏松症在医学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这是因为人没有感觉到骨质的缓慢流失,早期没有症状,腰酸背痛,驼背,身高不高,不注重自然规律。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就是骨折。约有15%~20%的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超过50%的幸存者仍然残疾,无法独立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机体处于持续高血糖状态时,钙磷代谢平衡失调。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大量的钙、磷、镁也排出体外。体内低钙镁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强骨质溶解作用。另一方面,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会削弱骨骼的功能。同时,糖尿病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使体内维生素D不能被充分激活,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质疏松和加重。此外,糖尿病还会导致骨组织中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加重骨骼病变。所以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O型或X型腿,驼背。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髋部骨折、腕部骨折和无症状的椎体骨折,多由骨质疏松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是继发性骨质疏松。据报道,1/2~2/3的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其中约1/3可诊断为骨质疏松。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糖尿病本身的治疗,忽略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所以骨折的严重后果必然超过糖尿病本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李渊博�é禾医生所有来源标注为博�é禾医生的内容版权均为博�é禾医生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分享叶熙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