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找到病因的癌症,早期筛查手段成熟。可惜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还不够,这个美容杀手还在蔓延。全球每年新发宫颈癌约50万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13.5万例,35岁以下患者越来越多,确诊时80%已经浸润癌组织。呼吁女性定期筛查,早治疗,宫颈癌远离你。
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女性害怕宫颈癌,却不知道宫颈癌的病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原因。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就不会发生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也可通过生殖器接触不洁工具感染。比如使用公共厕所、浴缸等。没有消毒的。许多女性认为只有不洁的性行为才会导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事实并非如此。人乳头瘤病毒广泛存在于日常环境中,即使是一对一的性交也能通过性交和接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提前的趋势,临床上35岁以下的患者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何勉说,现在很多女孩18岁左右就开始发生性行为,她们也有很多性伴侣。过早的性生活、多个性伴侣以及男性伴侣自身的多个性伴侣,都会增加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病毒的风险。
如果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否意味着宫颈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就像感染流感病毒一样。只要身体免疫力正常,很多女性都可以自动摆脱病毒,自愈感冒。然而,仍有10%-15%的女性继续被感染。这些人患有宫颈癌前病变,患宫颈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
关于宫颈癌早期的症状,网上有一些错误的解释,比如房事后出血,白带增多或者颜色异常。早期宫颈癌通常无症状,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现象,多在中晚期。因此,最好的防治手段是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包括一般妇科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
很多女性在检查书上看到宫颈癌前病变这个惊心动魄的名字,都惊呆了,觉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其实没必要慌。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也称为宫颈上皮内肿瘤(CIN)。在癌前阶段,增殖的细胞倾向于变成癌细胞,但它们还没有变成典型的癌细胞。也就是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宫颈上皮细胞的变化将CIN分为三个等级。等级越低,自然消失的可能性越大。大多数CIN1级患者有自然逆转的机会。密切随访或用物理疗法局部治疗即可,如电灼、激光等。这些治疗都可以在妇科门诊进行。患有CIN 2级和CIN 3级的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切除来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宫颈环切除术和宫颈锥切术。病灶局部切除既能保留生殖功能,又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当然,所有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后,一定要定期回医院复查,防止复发。
性交后,每年检查一次子宫颈
宫颈癌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通常需要几年到十几年,这给人们提供了预防、筛查和早期治疗的机会。及时诊断和治疗癌前病变可以防止病变发展成威胁生命的浸润性癌症。但是,由于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人们缺乏早期筛查的意识,80%的患者被诊断为浸润性癌,这是一个遗憾。
袁,博贺医生,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博贺医生违反了
目前有非常成熟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建议21岁以上的女性和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每年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CT),直到65岁。因为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的关系已经被认可,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和DNA检测也被纳入30岁以上女性的筛查,可以结合细胞学检测。当两次检测均为阴性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将筛查间隔延长至3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