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胶质瘤患者来说,如果手术只是割草,术后放化疗就根除了。只有割草根除,才能把肿瘤复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那么,术后放疗好还是化疗好呢?做这件事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辐射可以杀死或抑制残留的肿瘤细胞。目前脑胶质细胞的标准治疗模式是手术-替莫唑胺同期放疗-替莫唑胺辅助化疗。这种综合治疗模式需要神经外科医生、放疗医生和肿瘤医生的密切配合。这里的放疗一般是指普通放疗和适形放疗,不包括X刀、伽玛刀、质子刀等照射方式。
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认为以下患者适合放疗:
术后核磁共振成像显示45岁以下级胶质瘤患者有明确残留。
45岁以上级胶质瘤患者
、级胶质瘤患者。
如果是单纯的I级星状细胞瘤,或者II级星状细胞瘤,但是年龄在45岁以下,手术切除所有肿瘤的患者不需要放疗,可以严密复查和监测。
对于需要放疗的患者,建议术后2-4周左右尽早开始治疗,但不建议使用X刀或伽玛刀或质子刀进行恶性胶质瘤的术后治疗。由于这种治疗方法对胶质瘤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影响不大,伽玛刀或X刀治疗后半年至一年甚至两年后,治疗区也可能出现放射性坏死。也就是说,辐射区周围脑水肿,头痛呕吐加重,癫痫,嗜睡,偏瘫,失语,不能行走等症状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放射性坏死病灶逐渐扩大。医生很难区分肿瘤复发和真正的放射性坏死。尤其是经过一般放疗和适形放疗,X刀、伽玛刀、质子刀等治疗后,很多患者会出现脑组织放射性坏死。此外,这种放射性损伤很难治疗,基本不可能治疗,严重的可能导致残疾和死亡。标准放疗后,不能完全避免放射性坏死,但发生率较低。
也有病人不用手术就能杀死癌细胞。但是有些患者的头皮受到辐射非常严重,变得又薄又脆。此时手术后伤口不易愈合,后期恢复也不是很好。所以不建议术前放疗。
部分患者偏信,术前接受伽玛刀或X刀治疗。照射后肿瘤反应非常大,神经血管粘连,周围血管硬化,出现放射性坏死。即使手术后,切除范围也大于整个照射范围。因此,如果患者先接受这种放射治疗,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适合手术。
其实只有低度胶质瘤手术后,残留病灶很小,才可以用伽玛刀清理。其他不适合的情况。
化疗的话,常用的药物是替莫唑胺,饭后会影响药物吸收,所以要求空腹服用。但是空腹吃饭容易引起肠胃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因此,最好在服用化疗药物前30分钟服用止吐药,可有效缓解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对于晚期胶质瘤患者,术后化疗是减少复发、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基本上化疗要一直保持。在此期间,经医生允许,可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应恢复并继续化疗。比如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应尽快进行放疗,同时给予少量替莫唑胺(即同步放疗)。放疗一个月后,应继续替莫唑胺化疗,此时应加大剂量。这种化疗药物(替莫唑胺)一般在放疗后服用5天,停药23天,为一个周期。那就花5英镑吧
对于低级别胶质瘤,有高危和低级别之分,需要化疗的低危和低级别胶质瘤不需要化疗。尤其对于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化疗效果更明显,可明显延长生存期和复发时间。
对于I级胶质瘤,一般不需要化疗。
因为化疗药物影响肝肾功能和血液,化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如有异常,请立即咨询医生。
最后通过复检来判断放化疗是否有效。复检片中病灶增大,说明放化疗效果差的复检片中残留的小病灶逐渐缩小或消失,说明效果好的复发时间延长也有放化疗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陈文明博贺医生,所有注明来源为博贺医生的内容,版权归博贺医生所有。如需引用或转载,只需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规模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得授权,编辑王晨。
如果综合治疗后还是复发(其实大部分高级别胶质瘤复发),怎么办?其实综合治疗主要是抑制残余势力,防止新生力量的出现,延缓复发时间,但复发快说明对治疗不敏感。这种情况下,通过评估,身体状况良好,肿瘤局限且不在功能区,再次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然,第二次手术的风险略大于第一次手术。比如感染发生率增加了5%,治疗费用也增加了。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所以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需要慎重考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4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