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以一定的频率兴奋,依次兴奋心房、心房交界区、心房端、心房端、左右端和浦肯野纤维,最后到达心房肌消除心房。心脏的某一个起搏点比窦房结早兴奋,心脏早去极化,称为早搏。根据异位起搏点可分为房性、房界性和房性早搏。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为房性,房间分界少见。
早搏是儿童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健康儿童和心脏病患者。除了早搏,心电图没有其他异常。心脏的体检、X线、超声心动图均正常,一般无严重后果,可持续数年,不影响心脏功能和生长发育,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就够了。
应注意早搏的以下表现
1.频发室性早搏。
2.多源性或多形性早搏。
3.反复室性早搏,成对(2次反复室性早搏),室速短(3~5次反复室性早搏)。
4.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30阵室性早搏)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30阵室性早搏)。
5.平行室性早搏。
6.r在T(front)上。
7.心电图伴:其他类型早搏(房性和交界性)不同类型传导阻滞其他类型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心肌损伤(ST-T改变)。
常见的伴随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早搏的孩子需要24小时动态心电图。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分为6级,0级,级。没有早搏,但是一直听诊的木偶可以有早搏。类:为散发性,类3360为每小时30次以下或每分钟1次以下为多发,类:为每小时30次以上或每分钟6次以上的多形性(多源性)早搏;类:对室性早搏,3个以上重复的IVB类室性早搏,V类3360个早搏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QRS波与前次窦性兴奋的T波重叠(Ron下降T)。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分级越高,临床意义越大。但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应紧密结合临床分析,不能仅根据早搏的等级来判断预后。
早搏的原因3360
1.感染了:种急性传染病(猩红热、白喉、百日咳、伤寒等。)和病毒感染(腺病毒、日本脑炎、柯萨奇病毒等。)比较常见。
2.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狭窄伴左心房扩大、缩窄性心包炎伴双心房扩大、肺心病伴右心房扩大、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川崎病和缺血性心脏病、各种原因的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心室假腱索等。
3.缺氧窒息、呼吸阻塞、肺实变疾病、麻醉等。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迷路或交感神经兴奋、精神因素、情绪紧张、兴奋、恐惧、过度劳累等都可诱发早搏,其中有些与体位有关,如吞咽、胃饱胀、胆道感染、尿路等只有在安静卧床休息时才会出现的内脏反射。
5.心血管检查和心脏手术直接机械刺激心脏,可产生各种早搏。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魏尧博贺医生建议,如果需要健康咨询,可以咨询博贺医生的在线医生。我们有专业的医生来回答你的问题和分享西野的经验。
6.药物作用: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钾盐、锑、肾上腺素能药物、乙酰胆碱、利血平及麻醉药物应用中的早搏常提示毒性反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