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中的困惑分析

高血压的防治逐渐普及和深入人心,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对高血压的防治还存在一些误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澄清一些错误观念,更加科学规范地管理血压,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伤害。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我们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

这种错误观念在一些高血压患者朋友中广泛传播,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放弃了高血压的治疗。那么老年人血压升高就没有危害吗?当然不是,因为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仍然是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观察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血压升高者。因此,如果血压超过140/90mmHg,就要考虑降压治疗,尤其是当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

2.血压控制正常后,就不需要吃降压药了。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高血压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心血管综合征,目前无法治愈。正确的做法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许多事实表明,长期稳定地控制血压可以延长高血压患者的寿命。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正常,这是药物控制达到的平衡。停药后,血压反弹、上升,再次发生变化,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更大的损害。正确的做法是控制血压一段时间。冬天和季节交替的时候不要减药。在熟悉该病的医生指导下,最好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来说,对于只有单纯高血压,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医生建议减少药物的用量。在减药过程中,每天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随时调整剂量。

3.吃降压药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有些高血压的朋友因为工作和认知上的错误,认为长期服用口服降压药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危害,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要,这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是一种不良生活方式的疾病。只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药物,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心脏健康的基础是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和心理健康。好的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愉快的心情,和谐的家庭,都是高血压的好处。很多高血压的朋友都用过2~3种降压药,经常换药。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血压仍然不理想。

4.担心药物副作用,不想过早服药,导致药物依赖,或者担心过早服用降压药,以后就没有药了。

这也是一个错误的想法。随着血压的升高,会不自觉地损伤全身的血管,导致心、脑、肾等关键器官的损伤,产生功能障碍。因此,及早有效地控制血压,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减少中风,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如果听说,发展成动脉硬化,心、脑、肾等功能障碍,此时,失去了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任何药物都无法逆转。而且现在使用的长期降压药耐药性低,长期、合理、规范用药不会造成心脑肾损害,获得的收益远大于高血压本身的危害。

5.服用降压药后,不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症状估计血压。由于个体差异,血压的高低与症状不一定成正比。由于血压长期处于高位,部分患者已经适应,血压高而无不适。有的患者直到脑出血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有的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所以,没有不能证明的症状,就没有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是发现高血压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此外,服用降压药后,应定期测量和记录血压,以便了解服药效果和血压变化规律。通过估计个人经验,摸索适合自己的药物剂量和规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组合药物,真正控制血压也是非常方便的。

6.过分关注血压,血压绝对稳定,紧张。

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血压的正常生理变化。人体24小时血压水平不一定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高低。很多人早上高,中午低,下午略高,晚上最低。而且由于气候、心理、睡眠、身体因素等的影响。血压的正常变化不能频繁换药或减少用药量。正确的做法是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相结合来反映正常血压。在医院和诊所测量血压,作为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平均血压值,综合判断血压的变化,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调整药物和剂量。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沈医神州医院神经内科郭美博贺博士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和分享。博贺博士真诚希望每一份宝贵的正能量都能在互联网中自由传播,为大家排忧解难。王鹏飞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2651.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8日 16:02
下一篇 2023年03月15日 13:5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