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是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化生不足时出现的气虚现象。常表现为声音低沉、消瘦或超重、面色苍白、气短、懒惰、无精打采、倦怠乏力、自汗,尤其是活动时。舌红,舌上有齿痕,苔白,脉弱。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于气虚的心、肺、脾、肾不同部位。从根本上说,人的生命活动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缺乏活力会引起疲劳、腰膝酸软、声音低沉、胸闷气短、精神萎靡、头晕、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以益气养气为总原则,还应根据脏腑辨证选择脏腑补气药物。根据气血同源理论,应适当添加补血药物。
常出现气虚:消瘦或超重,面色苍白,气短,懒言懒语,倦怠乏力,自汗,动时尤甚,舌红,舌上有齿痕,苔白,脉弱。临床上可以看到气虚的五脏,尤其是心、肺、脾、肾。除了上述气虚证的共同临床表现外,还可以通过心、肺、脾、肾气虚的相应病理变化看出不同的症状。发病:易感冒,内脏下垂,平时抵抗力弱,病后恢复慢。
中医治疗方法:
1.脾胃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上腹部不适,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疗原则是健脾益气。处方:四君子汤,沈凌白术散。常用药物:党参、黄芪、山药、白扁豆、薏苡仁、麦冬、白术、甘草。
2.肾气虚证
证候: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治疗:益气补肾。方子:肾气丸,大补元汤。常用药物:党参、熟地黄、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当归、炙甘草、菟丝子、益智仁。
3.心气虚证
证候:心悸、胸闷、舌淡、脉弱、气滞。治疗原则:益气养心。方子:养心汤,芪附饮。常用药物:人参、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川芎。
4.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气短,动则多动,痰清稀,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原则是补肺气。方子:补肺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常用药物:党参、黄芪、山药、太子参、麦冬、白术、甘草、大枣、熟地、五味子。
综上所述,对于气血体质的人,往往会出现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苔淡白、消瘦等症状,一旦发现自己的体质属于气虚型,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治疗。
补气
(1)粳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就有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寇也说:粳米性温,益气。王庆孟赢还称赞粳米粥是穷人的参鸡汤。他说:穷人患虚损,用浓米汤代替参鸡汤。气虚的人要经常吃。
(2)牛肉性平味甘,有益气血,健脾胃,强筋骨。《别录》某名医说“牛肉安全,补气养胃。”。003010还说:黄牛肉,补气,有黄芪一样的功效。看到牛肉可以补气,气虚的人要经常吃。
(3)狗肉性温咸,能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虚体质者和sp患者
(6)鳝鱼性温味甘,有补虚益气、强筋骨的作用。气虚的人要经常吃。103010曾经说过因为进气量低所以不能立足。103010易云:黄鳝擅长补气。
(7)鳜鱼俗称鳜鱼。能补气血,益脾胃。103010云:桂鱼补气。103010认为益气强身使人肥胖健康。尤其是气虚脾虚者。
(8)大枣性温味甘,常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为气虚患者所用。103010说是强力补药。唐代食医虞梦也说,“枣能补气虚,烹食能补肠胃,脂肪中补气为先。”所以气虚的人还是煨烂枣比较好。
(9)樱桃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血,又能健脾补肾。103010中记载:樱桃能治一切虚症,能大大补充元气。
(10)葡萄性平,味酸甜。它是一种能补气血的水果。除了补气的作用,古代医学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就像《韩氏医通》说的,可以补气,倍力。103010认为葡萄大补气血。103010也记载:补气益肾液,益肝养阴,强筋骨。所以气虚伴有肾、肺、脾三虚的人要吃。
(11)花生性平,味甘。003010说花生能补中益气。花生还能补脾润肺。比较适合气虚肺虚或脾虚者食用,水煮花生食用更佳。
(12)山药是补气的食物。对于气虚或慢性病患者,经常食用最为有益。山药能补肺气、脾气和肾气,因此在肺气、肾气或脾气虚弱的方药中常用。
(13)燕窝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滋阴补肺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气虚肺两虚者。103010曾经说过是很棒的补品。103010也有燕窝壮阳补气的记载。003010也指出:颜
窝,性能补气,凡脾肺虚弱,及一切虚在气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虚漏汗畏风者,服之最佳。气虚是一种多发症,原因多是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据对804人随机抽样调查,衰老、虚弱引起的体虚占51.4%(46岁—65岁),是各种病因中最高的两个点。这与现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专家提醒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年龄段的人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328.html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