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必读八项注意成功预防食物中毒

夏季到来,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加,是细菌、野菜、野蘑菇生长繁殖的好机会,食品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预防食物中毒已成为食品安全的警示性话题。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生的和熟的食物交叉污染;

食物储存不当导致变质;

员工携带细菌污染食品;

长时间存放的食物在食用前没有彻底加热;

食用未经加热的生食;

食物中含有天然的有毒物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完全去除,如没有煮熟、炖透的扁豆;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被化学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盐;

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如果蔬农药残留超标;

食用有毒有害食物,如毒蕈(毒蘑菇)、发芽土豆(土豆)、河豚等。

发生食物中毒后的三大纪律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但很多食物中毒的患者并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症状。往往送到医院时症状已经很严重了,会对治疗和恢复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食物中毒是非常重要的。

纪律1:认清食物中毒的早期症状。

食物中毒后的早期症状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可先感到腹胀,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腹泻。腹部不适伴有恶心,随后呕吐。

食物中毒包括个体中毒和群体中毒。其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伴有发热。严重的呕吐和腹泻还会引起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戒律二: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拨打120。

一旦有人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首先,他们应该立即停止吃可疑的食物。同时,他们应该立即拨打120求助。

纪律:在专业医生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

催吐:对于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的人,可以用手指刺激其舌根进行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喝温水,自己反复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用大量温水呕吐后,如果呕吐物是比较清澈的液体,可以适量喝牛奶,保护胃黏膜。如果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说明消化道或咽部可能有出血,应暂时停止呕吐。

导泻:如果患者长期(两小时以上)食用中毒食物,精神状态良好,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开水冲服,可达到通便的目的。

保留食物样本:因为确定治疗的有毒物质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中毒后,保留引起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检测。

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以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方便医生诊治。

特别提示:这种紧急处理只是为急性食物中毒的治疗争取时间。紧急处理后,患者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预防食物中毒的八项注意

一些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在居民区附近、学校周边、拥挤的街道两旁经营一些不安全的食品,针对人们的喜好。

这些街头食品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主要原因是这些街头食品的食品原料没有卫生安全的保障;食品加工、储存条件和环境不能保证卫生安全;食品加工经营者无健康证;食品加工经营者卫生习惯得不到保障;食品加工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操作意识和知识。

第一,购买食品时,要去有一定规模、信誉好、食品质量控制严格的商场或超市。不要在街头摊贩或无证摊点购买食品,确保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

第二,购买食品时要看清厂名、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也不要购买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的“三无”食品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第三,旅游时,不要在无证摊贩或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要随便吃不认识的野果、蘑菇、野菜。

第四,外出就餐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的A级或B级餐饮单位,不要在无证摊贩就餐。

第五,不吃生肉、海(水)品等食物。购买鱼、肉等食物时,要特别注意新鲜度。烹饪时,鱼和肉应充分加热,用醋(或红色水果)油炸和烹饪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鱼中不良产物组胺。

第六,制作食物时,生熟分开加工,生熟器皿分开使用。

第七,不吃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物;不吃发芽土豆、发霉红薯等变质食物;不要吃新鲜的黄花菜;扁豆应该彻底煮熟。

第八,购买食品和外出就餐后,应索要并保留相关票据。一旦发现食品卫生问题或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拨打12320举报投诉。

>

在外就餐注意索要票据

很多人在餐馆就餐没有索要就餐票据的习惯,如果发生食物中毒拿不出就餐凭证,很难维护个人权益。时过境迁,即使举报投诉,执法人员也很难取得直接相关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因此,为了保护个人权益,外出就餐,要养成索要票据的习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722.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3月18日 23:04
下一篇 2022年10月23日 14:2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