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给人们的健康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儿童肥胖也是妈妈们应该注意的。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要抓住三个机会,不让孩子长胖!
危害
儿童持续肥胖易致成年期慢性病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身体脂肪和体重增加的过度积累和异常分布。儿童肥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饮食、精神等。尤其是父母一方肥胖,孩子有40%的几率肥胖。“儿童肥胖的危害很多,尤其是长期慢性损害心血管和呼吸功能,代谢综合征、消化系统综合征,甚至有的会影响其生殖功能。”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肥胖还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心理和行为上的伤害,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抑制孩子的潜能发展,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气质培养和习惯养成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戴着“胖子”、“小胖”或“胖妞”帽子的胖孩子,由于身体臃肿,行动不便,往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肥胖儿童往往会出现疲劳、嗜睡等症状,以至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经常受到同学的歧视和老师的批评,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更值得关注的是,儿童时期的持续肥胖是成年后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脂肪肝和一些肿瘤。因此,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以及长期慢性疾病导致的生活质量和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知目前约60%的肥胖儿童伴有至少一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或高血糖,超过25%的超重和肥胖儿童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人慢性病危险因素。
观念
吃得胖不一定营养就够
营养的吸收对孩子很重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胖了就能证明营养够了。很多家长都有这种误解。吃脂肪对孩子来说不一定够,很多胖孩子也有营养不足的情况。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饮食的控制。
另外,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家长对孩子体重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体重正常的孩子中,只有56.8%的家长认为孩子体重正常,41.9%的家长认为孩子偏瘦,只有1.3%的家长认为孩子超重。在超重的孩子中,77.9%的家长认为很正常,甚至有2%的家长仍然认为孩子偏瘦,只有20.3%的家长意识到孩子超重。在肥胖儿童中,仍有23.2%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体重正常。
可见有很多家长害怕孩子瘦,即使超重肥胖,也还是有相对多的家长认为孩子瘦。在这种认识下,必然会导致过度喂养或强迫进食,从而导致孩子能量摄入过多。所以,改变父母的育儿观念很重要。
预防
抓住肥胖发生的关键期
避免成为胖宝宝。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防止体重增加比减肥更重要。儿童肥胖的预防应重点关注肥胖的关键期,尤其是6-8个月、学龄前“胖团圆”期(4-5岁)、青春期。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1.避免妈妈孕期营养过剩,体重增加过多。
2.围产期保健应包括婴儿喂养的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对母乳喂养给予具体指导,宣传过量喂养的危害。在婴儿期,鼓励4到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
3.出生后的前4个月不添加固体食物。每月测量并记录你的体重。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加过快,要及时给妈妈指导。少吃或晚吃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类,而不是水果和蔬菜。
4.在宝宝早期,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保护。
5.对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去除或减少饮食中的脂肪和糖类食物成分,这是非常重要的。
6.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身体活动。
7.控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减轻学业负担。
8.对肥胖和潜在肥胖儿童应采取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随访监测和临床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但不提倡饥饿、手术、理疗和短期快速减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