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就要吃药,但是“是三分毒”,所以我们在吃药的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尤其是老年人,用药较多,更需要注意用药。据调查,很多人对吃药有以下八个误区:
误区一:过量服用——求快效反招不良反应
很多人认为多吃药就会好得更快。但在药理学上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一味增加药物的剂量,并不会增加疗效,只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误区二、盲目补钙——吃出结石、便秘
老年人、孕妇、儿童这三个特殊人群,用药非常讲究,需要根据年龄、体重、怀孕情况及时调整剂量。老年人肝肾代谢功能下降,应尽量少用药。
有些女性或老年人为了预防骨质疏松,会大量补钙,盲目服用钙片。但钙片和维生素不能过量补充,盲目补钙可能会引起结石和便秘。
误区三、捏鼻子灌药——容易致孩子过量用药
磨药,倒药,加糖,加果汁,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诱导。这些不正确的服药方式对孩子是有害的,会影响药物的效果,还可能引发意外。比如给孩子吃药时捏住鼻子,很容易导致用药过量。
误区四:乱服中药——引起不良反应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中药安全无副作用,能滋补,长期食用能养生,不会“伤身”。其实除了西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滥用也可能引起很多不良反应。中医有自己的理论和体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某一种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使用相应的中药。
误区五:滥用减肥药——致心脏损害、胃肠紊乱
滥用减肥药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脏损害、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甚至肝损伤。上海已接到服用含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很多人吃减肥药后出现心慌、心悸、高血压等症状。
误区六:服药方式随意——躺着服药会对食道造成损害
很多人习惯躺着吃药,以为不会影响休息。殊不知,用药行为也容易诱发不良反应。一项调查显示,45%的患者服药不正确。例如,大多数口服药物应该用温水站立服用。
很多人因为生病而卧床吃药,很容易导致药物粘在食道上,造成损伤。而硝酸甘油这种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物,需要半卧位服用。由于患者是站立服药,可能会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短暂性贫血和昏厥。
误区七:药与酒同服——相当于埋下“定时炸弹”
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如果他们服用了治疗药物,喝了一点酒,这样睡觉无异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阿普唑仑等中枢神经安眠药与酒精混合后可能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呼吸,甚至导致心脏骤停。此外,大多数药物与酒精“冲突”,如镇静催眠药物、降糖药、阿司匹林、抗癌药、降压药、抗生素等。
误区八:只认商品名——导致药物重复使用
很多高血压患者只认商品名,不认化学名,家里准备了几种降压药。其实大部分成分都是一样的。如果同时服用这些降压药,剂量过大,会危害身体健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5985.html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