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中医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

脾胃虚寒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脾胃是后天的。饮食不健康,暴饮暴食,过度忧虑,偏食,饥饱不均,都可能伤及脾胃。那么脾胃虚寒的原因是什么呢?脾胃虚寒有什么症状?我们先来看看脾胃虚寒的成因和症状。

脾胃虚寒的原因

脾胃虚寒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频繁冷饮或冷食。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容易导致胃病,所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吃辣椒五花肉汤、姜水。而辣椒、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脾胃虚寒,恢复脾胃健康。当然,胃痛时要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

脾胃虚弱的症状

如果表现为脾气虚,则可见:腹胀,食后口中无味,甚至无食欲,大便稀,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肢体倦怠,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如果表现为脾阳虚,可以看如下:腹胀,持续腹痛,感温压,形冷,肢冷,大便稀稀。或四肢困倦,或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稀稀。舌质轻胖,苔白滑。脉搏缓慢而微弱。

若脾不统血,可见脾气虚则运化不济,气血不足,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用于各种出血症状,如便血、血尿、月经过多、崩漏等。便血、脾不统血者,便血,血混,或先便血,血紫暗,或大便发黑,有脾虚症状;脾不统血崩漏,表现为崩漏不止,淋漓不尽,色淡消瘦,面色白或虚,身倦乏力,四肢不温,气短,言语懒言,大便溏淡等。

比如中气郁结的症状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易出汗、气短乏力、食欲不振、便溏、腹痛沉重、排便频繁、小便混浊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肛门脱垂和慢性腹泻。

如果表现为胃阴不足,则可表现为:口干、唇噪、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困难,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燥,舌居中红,苔少,或舌质亮、干、绛,脉细等。

如果表现为脾胃虚寒,则可表现为:胃脘隐隐作痛,冷痛不止,感温压,腹痛极重,进食缓慢,劳累或吃凉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吐清水,纳差,乏力,手脚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

脾胃保养方法

预防脾胃病,关键在于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因此,要注意脾胃的保养:

一、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

所以,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好心情。据研究,心情不好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发热、消化不良,而心情好则有利于肠胃系统的正常活动。

二、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

所以饮食要规律,三餐要规律,定量,不能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素搭配。经常吃蔬菜水果,满足身体需要,保持大便通畅。少吃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燥、粘稠的食物,尽量少吃生冷食物。

三、注意冷暖

俗话说“十个肚子疼,九个寒战”。这确实是经验之谈,所以注意冷暖很重要。春秋季节气候变化时,患者胃排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延缓消化系统的衰老。每晚睡前,可在床上用双手按摩上下腹部,往复约40~50次,有助于运脾、化滞、疏通污浊之气,对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6661.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3月18日 23:04
下一篇 2022年10月24日 08:5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