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装备产业加快成长(深度观察·细看产业新亮点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近年来,户外运动在中国许多地方蓬勃发展。针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许多企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产品,加速户外运动装备行业的成长。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野营遮阳篷、便携式桌椅和滑雪装备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331.8%、123.1%和72.7%。户外运动装备行业为什么火爆,会给市场带来哪些新的机遇?记者进行了采访。

供需两旺:产品销售火爆,生产供不应求。

自从露营以来,云南昆明市民王润秋每周都迫不及待地去那里。开着越野车出了昆明市区,停在城郊的一个营地,王润秋支起帐篷,摆好桌椅,看到眼前碧蓝的湖水和头顶白色的天空,十分惬意。他说,“买相关装备花了3000多块钱,很多朋友都买了,所以一起露营很开心。”

转到北京,更多的小众户外运动“出局”。位于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的CBD文化体育广场,从早到晚充满了飞盘活动。“我每周至少教5场比赛。”一家飞盘俱乐部的合伙人说,玩飞盘很受年轻人欢迎,因为运动量大,对抗性低。

皮划艇教练葛覃成为了一名划桨教练。他经常去北京温榆河、雁栖湖等地的水上基地:“划桨是一项很舒服的运动。我特别取得了教练证书。今年学划桨的人越来越多了。”

如今,户外运动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据统计,中国有1.3亿户外运动爱好者,一个新的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成长。

“折叠椅一天能卖40把,小推车直接卖断货了。”在探路者北京世纪金源店,店员告诉记者,从遮阳棚、帐篷到桌椅、推车,很多顾客一到货就买了一整套,每天都要送好几辆推车。在JD.COM的平台上,今年前8个月,户外露营车、帐篷和地垫、划桨板和公路车的成交额分别增长了450%、340%、237%和155%。

繁忙的生产也印证了火热的需求。“上半年野营帐篷订单比去年翻了一倍多,生产进度从一个月延长到四个多月。一些伞厂、钓具厂也开始改装成帐篷骨架。”探路者集团技术项目部负责人刘浩海说。“我们生产的飞盘和手套卖得很好。近三年公司年均业绩增长率达到150%,去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永坤飞盘创始人徐英峰说。

随着销售额的提高,户外运动装备产品的种类和款式也越来越多。不同颜色的飞盘,卡通图案的帐篷,独特的服装.顺应个性化和时尚感的新需求,各大商家新品频出。走进凯乐仕北京合生汇店,新设备被放在显眼的位置。据店员介绍,今年新上市的“大坡王”山地跑鞋,外形酷似越野车,回弹好,包裹性强。他们还配备了防沙套,所以他们不怕走在沙子里,很受顾客欢迎。

加快发展: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加速升级。

在制造企业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户外运动装备行业为何能逆势增长?

一方面,强劲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发展机遇。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今年1-7月,全国篷帆布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和36%,增长势头良好。与此同时,中国的篷布和遮光布的工业涂层织物已成为最大的

中国的户外装备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可。“公司业绩连续两年增长超过60%。”孔介绍,在过去的两年里,该公司的户外装备出口增加了近一倍。翼雷飞盘在海外也很受欢迎,已经出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一方面,完整的产业体系为企业的快速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国."上海纺织研究院副院长张庆认为,中国的户外装备生产已经有了完善的产业链。“以野营帐篷为例,从面料、复合面料到缝纫、支架制造,每个环节都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浙江、江西、山东等地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推动数字产业和数字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探路者集团品牌副总裁韩伟介绍,公司与犀牛智造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调度、制造、物流等环节,能够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帮助推出更多新品。

细看户外运动装备行业构成,纺织、服装、鞋、家具等传统制造企业众多。在良好的供需驱动下,户外运动装备企业加速升级。比如凯乐仕的连体羽绒服可以抵御海拔8000米以上高山的极寒,硬壳外套在最大限度防雨的同时还能保持透气。再比如探路者生产的露营顶篷,占地20多平方米。仅用6根风绳和2根柱子,就可以在10分钟内搭建完成。“之所以这么方便,是因为地钉拥有牢牢抱紧地面的专利技术,风绳结构可以快速调节长度,支撑杆采用精心设计的榫卯结构,可以快速取放和拆卸。”韩伟说。

在张庆看来,近年来,国产野营帐篷无论是质量还是设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以往造型单一、样式陈旧的帐篷相比,野营帐篷外观时尚,功能多样。材料方面

也有改进,以前的篷布很厚重,现在不仅更轻薄,还平整不起皱,织造工艺大幅提升。”

  把握机遇:加强研发创新,深耕品牌文化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4.7万家露营产品相关企业中,近半数成立时间在1年以内,仅今年1至4月就新增7200多家。

  “单从质量看,我国户外产品不输国际大牌,差的是品牌溢价。”韩晔分析,一些国外品牌起步更早,文化积淀深厚,在开拓细分市场上更有经验。户外品牌可隆体育有关负责人也认为,目前国内露营产品较为同质化,只有将品牌做强做优,才能脱颖而出。

  不少受访企业认为,我国户外运动消费总体向好,国产品牌要想赢得长期竞争,仍需在创新和运营上深耕,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研发创新,提升技术含量。

  浙江宇立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用于充气帐篷的新型夹网布正在试制。公司董事长张宇蝶说,以前充气帐篷主要用软膜覆盖,使用中容易炸裂,“市场痛点就是企业商机。我们历时近1年,研发出强度更高、更轻便的夹网布材料,多家客户正在洽谈量产。”

  “只有依靠创新,才能掌握更多话语权。”韩晔介绍,如今探路者的科研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3,公司还专门成立“极地仿生科技平台”,力争实现进口替代,“我们选取了纺织面料保温、防雨、防滑等26个功能方向,力求实现相关技术100%国产化。比如防水透湿技术,经有关部门认定,性能已经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推介体育文化,扩大品牌影响。

  “户外运动装备产业不仅要做产品,还要经营好体育文化。”徐颖峰介绍,为营造良好的飞盘运动生态,公司在体育推广上下了很大功夫,“除了赞助专业赛事,我们还加强与飞盘爱好者社群的合作,已在30多个城市推广。”

  “社群运营是我们的主要营销策略之一。通过组织线下活动,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并通过开展户外运动指导,提升品牌专业形象。”可隆体育有关负责人说。

  张庆认为,长期看,我国户外运动装备产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立足国内大市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第一、优化服务,从做产品转向做品牌、做标准、做文化,企业就能够跳出同质竞争,实现更好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6日 17 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7967.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3月18日 23:04
下一篇 2022年10月26日 08:3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