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最小的降压药有吗 合理用药不是不用药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因为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只要是无症状的都不愿意吃药。有些患者看到药品说明书的副作用就不敢服药,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后自行停药换药。

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做法。不加控制的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降压药的好处很明确,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很低很轻。

那么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

副作用是指应用治疗药物后,超出治疗目的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是指在按照正常用法用量使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这两个概念很接近,但还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副作用的概念更广。副作用不一定有害,不良反应才有害。

另外,严格来说,按正常用法用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不能称为不良反应。高血压患者担心的副作用,其实应该叫不良反应。比如有一种降压药叫缓释维拉帕米,有些患者会出现便秘副作用,而它恰恰对高血压慢性腹泻患者有治疗作用,不能称之为不良反应。

一些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

比如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只能诱发哮喘体质的人哮喘发作,大部分人不出现。但用于心动过缓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时,有心脏骤停的风险。因此,哮喘、心动过缓、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医生在应用受体阻滞剂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当然,如果上述禁忌症不存在,也不必过于担心。一般不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必达必利、咪达必利等。)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缬沙坦等。)会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对孕妇绝对禁忌。此外,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可使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故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能引起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的过敏反应,所以袢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可以代替。

其他高血压药物的一般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呢?

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贝尼地平等。)主要有踝部水肿、牙龈增生、潮红、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但不同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拉西地平和贝尼地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干咳,尤其在夜间,平均发生率约为20%,而咪达唑仑相对少见。

至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引起的干咳不良反应较少,与安慰剂相似。

噻嗪类利尿剂可使血脂、血糖和血钾升高,这些不良反应与利尿剂的剂量密切相关。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添加保钾利尿剂或补充钾离子来抵消。

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疲劳、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驾驶员应慎用。

那么究竟有没有不良反应小的降压药呢?

根据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任何降压药都可能被某些个体所不耐受。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的不良反应是该药长期临床应用中发现的各类不良反应的汇总,一般只占1 ~ 5%,所以并不是每个患者服药后都会发生。而且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大多是可逆的,停药后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降压药的一些不良反应也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抵消。如长期服用钙拮抗剂后,联合小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或利尿剂可消除踝部水肿,也可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

总之降压药的副作用并不可怕。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严格控制在适应症范围内,一般都是安全的。即使有轻微的不良反应,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达到降低血压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理想状态,将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以便长期使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9723.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3月18日 23:04
下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17:2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