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怎么办 揭秘晒太阳是最好的“壮骨药”

身高“缩水”、轻微滑倒骨折、打喷嚏时胸痛……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骨质疏松症是第四大常见慢性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它被称为“无声杀手”。专家呼吁补钙、运动、多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跌跌不休”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经影响了中国数亿人。一般来说,骨质疏松最容易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的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摔不完”的主要祸根。中老年人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而不是姿势问题和用力不当。但骨折后,患者往往会致残,甚至死亡。

“宅一族”易“骨脆脆”

骨质疏松症并不总是“老年病”。近几年门诊,20多岁骨质疏松的人很多。不出门的男人最容易骨质疏松。都市白领大多住办公室,晒太阳的时间少,运动也少。另外,很多年轻人喜欢喝碳酸饮料,会降低骨密度。这些都为骨质疏松埋下了隐患。

怕晒、运动少、减肥过度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三大杀手”。此外,吸烟、饮酒过量以及经常喝咖啡、茶或可乐的人,钙的流失会比普通人多得多,他们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也会更高。最近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的正常人。

日光浴是最好的“壮骨药”

那么,骨质疏松应该如何预防呢?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不仅仅是补钙,而是要均衡饮食、户外运动和药物治疗。“要说‘壮骨药’,最好的就是晒太阳。”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是骨量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每天晒15分钟太阳,就可以给“骨量银行”添加存款。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难免会骨质疏松,就像老人变白一样。对此,李南忠表示,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主要手段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补钙,适量运动,晒太阳。他提醒,老年人在运动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防止摔倒。

温馨提醒:早检查,别等骨折才上医院

据专家介绍,通常情况下,骨密度在30岁至35岁时达到峰值,之后由于钙流失开始下降,尤其是女性。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许多女性在疼痛甚至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因此,专家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查,绝经后女性更应重视这项检查。街头人经常摆摊为市民检测骨密度。对此,专家表示,这样的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一定准确。市民如果想知道准确的骨密度,应该去正规医院做骨密度筛查。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最好去医院检查:一是疼痛,尤其是腰痛;二是身体变矮,驼背;第三,特别容易骨折;四、45岁或之前绝经,出现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症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0105.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养生小能手 养生小能手
上一篇 2023年04月01日 19:01
下一篇 2022年10月30日 05: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11719999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joyckiss@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