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两个小袖口,轻轻打开水龙头。我伸出我的小手去洗手。洗手,洗背,搓手指,一起洗手。肥皂泡没了。洗完手,先别走。对着泳池抖手,脱下毛巾擦干净。你根本不湿袖子。”这是幼儿园小朋友广为传唱的儿歌。洗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们知道,病原微生物是从传染源排出的,大部分是依靠外界环境中某种介质的携带和传播,才能侵入人体的某个部位并“定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接触各种物品的机会最多,因此手被视为病原微生物最直接的传播媒介。比如在家里或者宿舍,一个感冒的人可以通过鼻子和手把寒邪传播到他接触的物体上,这些寒邪可以在这些物体上存活。如果有人不小心又碰了这些物体,用手擦鼻子或揉眼睛,那么他也可能被感染。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在一个小时内至少会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巴和其他部位三次。一些常见病,如面部皮肤感染、感冒、肠道细菌感染等。可能通过口对口的途径传播。所以,饭前饭后,接触传染病人或接触宠物后,洗手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据统计,人体皮肤平均每平方厘米约有10000个微生物,尤其是在皮肤褶皱和指尖。皮肤上的细菌除了寄生在皮肤表面,还存在于皮肤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中。根据细菌寄生深度的不同,皮肤上的细菌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暂时性细菌,一类是永久性细菌。
暂时性细菌位于皮肤表面,当皮肤与其他物品接触时,这些细菌会留在皮肤上。这些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与每个人接触物品的次数、污染程度以及对手的清洁习惯密切相关。部分暂菌为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这些细菌在皮肤上的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所以用肥皂洗手时可以去除。
常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对恒定。这些细菌大多是非致病菌,可以在皮肤上长期存活繁殖。因为往往在皮肤深层,一般用肥皂擦,不容易去除。暂时性细菌和永久性细菌可以相互转化。如果手部皮肤长期不清洁,暂时性细菌会进入毛囊、汗腺、皮脂腺,成为永久性细菌。一般来说,经常注意手部皮肤清洁的人,手上的细菌比不注意的人少。洗手的价值在于可以有效减少或消灭细菌。
对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通常采用机械清洁法和化学消毒法.
机械清洗意味着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一般可去除皮肤角质化上皮中60%~90%的微生物。如果结合刷洗,微生物去除率可达90%~98%。这种方法虽然不能去除手上所有的临时细菌,但可以将细菌数量减少到感染所需的量以下。为了保证效果,一定要注意:洗手至少1分钟,不要遗漏指尖、拇指、手指等不易洗的部位;(2)用流动水冲洗,不要浸泡在公共脸盆里;最好使用带脚踏开关的水龙头,不要用纱布或其他材料连接,以免成为细菌的“储存地”;自然洗手或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有报道称,用公用毛巾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数量可增加10倍以上。
消毒是指在一般洗手的基础上,进一步清除残留在皮肤上的微生物。这种方法主要在接触传染病病人及其物品后使用。用75%的酒精擦手1分钟是最简单快捷的消毒方法。此外,也可使用0.2%过氧乙酸溶液、0.1%新洁尔灭、3%碘伏等消毒剂。一般使用2-3毫升的消毒剂。揉搓后晾干会更有效
是不是越勤洗手越好?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另一类“有卫生意识”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怕脏,反复洗手,总是处于焦虑状态,生怕手上沾上细菌。人们称他们为“洁癖”。其实这不是讲卫生,而是强迫症的表现,就是强迫性的重复一些不必要的行为,比如重复洗手,重复检查等等。这是一种心理障碍。你应该尽快去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