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开车上下班、自驾游……驾驶汽车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开车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人驾龄急剧上升,很多驾校都能看到老大爷们勤劳认真的身影。
汽车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对于司机来说,时间久了就会腰酸背痛。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振动导致腰背痛
我们知道,汽车启动时会产生振动,会使车内的人处于全身振动的环境中。像噪音和空气污染一样,振动是一种“环境危害”。
深入研究表明,发电机与路面的颠簸引起的驾驶座振动是低于50 Hz的低频振动。人体器官存在固有振动,腰椎的固有振动频率正好在低频振动的范围内。这样,司机开车时,他的腰椎就很容易发生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共振。共振的结果是,作用在脊柱上的振动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对脊柱的损伤。振动对脊柱不断进行压缩和拉伸,造成疲劳,会造成关节软骨等组织损伤,加速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使腰椎两侧肌肉群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驾驶员容易疲劳、腰痛和受伤。
除了振动,以下两个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腰痛:一是坐姿。在人体的各种姿势中,坐姿在椎间盘中承受的压力最高,腰椎承受的力最大。司机长时间坐着开车,必然增加腰椎损伤的几率;第二,精神压力大。开车是一项精神压力大的工作,容易使驾驶员精神和身体疲劳,导致或加重腰痛的发作,多见于长途客车司机。
正确驾驶防腰痛
根据驾驶员腰痛的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最小化振动。
汽车制造技术的提高可以降低汽车振动。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报告二手车,更换旧的和磨损的零件,并定期维修和保养汽车。合格的汽车,驾驶座应安装隔振装置,使用带空气隔振支撑装置的座椅。没有条件的中低档车,即使多加一个坐垫,也能起到一定的隔振效果。
2.减少振动危害
间歇休息可以恢复疲劳的肌肉。因此,驾驶员在连续驾驶过程中应该有几次间歇休息时间,这也可以减轻工作中噪音和恶劣天气条件带来的其他损害。在一些国家,法律条文明确规定驾驶员连续驾驶后必须停车休息,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健康,还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
3.学习如何正确驾驶。
正确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法可以对预防腰痛起到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正确的驾驶姿势是驾驶员双手握住方向盘的位置,比如时钟上的10: 10(即把方向盘当成时钟或表盘,双手就像10: 10的时针和分针),上臂与面板成90度角。座椅靠背要后倾23度,座垫要前倾7度。放在臀垫和靠背之间的角度,以免手术时向前移动。驾驶员座椅的前后、座椅高度和椅背仰角应可调,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超重或有啤酒肚的司机应该控制体重。司机也要注意:停车后避免立即提起重物和弯曲身体,停车后散步几分钟。
另外,驾驶员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选择一些能锻炼背部肌肉和脊柱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运动,保护脊柱,预防腰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