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也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是当今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
高血压是指静息时动脉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 90mmhg。高血压有两种类型: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且多为脑力劳动者。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如肾、脑、血管、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生和遗传与环境有关。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在环境因素中,饮食和精神压力是最重要的。其次,超重和肥胖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现在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但是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由于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饮食治疗作为非药物治疗的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
饮食和均衡营养。
1.低盐: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相关。摄入的盐越多,血压水平和患病率就越高。医学界已经公认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低盐饮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钠摄入量每减少2.3克/天,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5.8毫米汞柱和2.5毫米汞柱。正常情况下,人体对钠盐的需要量为每天0.5 ~ 1.0g。日常生活中,酱油等调味品都含有钠盐,大部分人的饮食含盐量为10 ~ 15g/天。高钠低钾是中国人的主要饮食特点。饮食中约80%的钠盐来自烹饪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做菜要减少用盐,少吃腌制品,成人盐量不要超过6g/天。
2.低脂肪、低胆固醇: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能的25%以下,植物油是主要成分。胆固醇摄入量每天少于300毫克。多吃低脂肪高纤维素的蔬菜,尤其是降脂食物,如葱、蒜、蘑菇、木耳、紫菜、海带等。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海鱼和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尽量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另外,晚餐和睡前不宜吃高脂肪食物,以免血脂升高。
3.高钾、镁、钙:钾盐、钙、镁可减少高钠饮食对血管的损害。低钙、低镁及钙镁代谢异常均可引起高血压。我国高钠低钾饮食是高血压的高发因素之一。各种绿色蔬菜、块根植物、牛奶都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香蕉、杏、李子、家禽、鱼和瘦肉富含钾。
美国医学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每天坚持服用高钙食物,可使约2/3的人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富含钙的食物有很多,如乳制品、豆制品、芝麻酱、虾皮、海带、骨头汤、黑木耳、核桃、沙丁鱼、鸡蛋等。
4.多吃水果和蔬菜:高血压患者应多吃豆制品、土豆、西红柿、西葫芦、芹菜、鲜蘑菇、大白菜、西葫芦、卷心菜,以及橘子、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柿子、菠萝、核桃、西瓜等水果。增强低钠饮食的降压效果。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每周吃2~3次鱼蛋白,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从而降低血压。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每天吃500克蔬菜,200克水果。每天早上喝一大杯温水,有助于清洁和刺激肠道蠕动。
多吃些滋补品,如芹菜、生菜、竹笋、紫菜、海带、金针菇、马兰头、茭白、绿豆、茶叶等。性平的进补食物也适宜,但不宜吃热性温的进补食物,如辣椒、辣椒、咖啡、香菜、牡蛎、麻雀、狗肉等。吃
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的另一个危险因素。规律,定量,搭配合理,粗中有细,荤素搭配,不甜不咸,不冷不热,杂食适量,少吃多吃,细嚼慢咽。特别要少吃猪、羊、牛肉等动物脂肪,建议吃植物脂肪。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脂肪的吸收,减轻体重,间接帮助降低血压。
年轻的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需要摄入30~35千卡热量。体重增加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特别是在20-40岁,患高血压的风险最大。
适度运动,心态平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由四个要素组成:遗传因素15%,环境因素17%,医学因素8%,生活方式60%。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平衡因素占50%,即心态是健康的主要因素,所谓“我的生活取决于我的不在”。
因此,高血压患者不仅要注意饮食调理,还要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健康。最适合气功、散步、太极拳等非剧烈运动。戒烟,限制饮酒,防止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激动。
药疗不如食疗,求助不如求助,求助不如求助。高血压患者需要修身养性,豁达知足。这样,有益于健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探购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nbigo.com/n/13372.html